□刘洋
就在2022年,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风靡全球,目前全球已经积累超过亿万的用户。近日,OPENAI公司又更新了新的版本GPT4,接着百度公司又推出了“文心一言”。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应用产品。AIGC是指使用高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内容(ArtificialIntelligenceGeneratedContent,下文简称AIGC),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创造。AIGC的崛起主要由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其算法的AIGC技术快速迭代,彻底打破之前单一化、样本化、局限化的格局,可以快速、灵活地生成不同模态的内容。
当人类社会迈入Web3.0时代,人工智能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构建,形成人与网络的全新链接。由此,将来文字生成、图片绘制、视频剪辑、游戏内容生成皆可由AI替代。然而,这条赛道尚处于孕育探索阶段,相关规范指引尚需完善,发展与治理之间存在匹配问题。
一是版权的厘清。许多人认为AIGC是未经授权的作品拆卸和重新组合,这使得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因担心侵权而不敢商用该技术。创作者们非常珍视自己创作内容的价值,而AIGC现在已经能够达到平均水平,这降低了创作的价值并带来了一些风险意识。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对AIGC的制作内容进行管控,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其成为一项有效且合法的高科技产业。法律概念的模糊会导致AIGC作品在著作权归属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新技术的监管。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监管内容变得更加困难。生成的内容越来越真实,甚至可以以假乱真。技术的滥用会使虚假内容以高度可信的方式迅速传播到互联网上,导致公众很难分辨出真假信息和水军,进而失去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此外,互联网虚拟身份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虚假内容的人具有分散、流动、大规模和隐蔽的特点,使得追踪和监管变得更加困难。再加上规范指引的模糊和滞后,难以确定擦边球行为的边界,使得监管行动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三是伦理与道德。AI技术的发展必须与伦理和道德价值观保持一致。监管机构需要确保AI应用符合伦理和道德原则,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范AIGC的行为。监管机构需要确保AIGC系统的决策过程可以被解释和理解,同时也要求企业在AIGC应用中注重可解释性,避免出现“黑箱”问题。
AIGC会是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主要面向吗?以前我们最想AI机器人从事打扫卫生、做饭这类繁琐的劳动,但实际上,人们不想做的AI还没做到,想做的却都已被AI抢先做了。当AIGC全面超越人类技能之时,当别人问询你的专业时,“学习如何做AI机器人”也许会成为人们普遍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