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全科医生”6年零失误
2023-05-08 09:51:00 来源:长江日报

(上接第一版)

2013年12月,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宋晓航成为继电保护专业工作负责人。2014年,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第六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上,他斩获继电保护专业冠军,从入门新手到技术骨干,他只用了两年时间。

■冲在问题第一线实战

深夜出击锁定故障“元凶”

“这份工作要有好心态,静得下来,吃得了苦,时刻准备打硬仗。”对于宋晓航来说,即便他技能娴熟,但每次检修中,要迅速精准地从设备中确定故障原因并不容易,如同应对一次次大考。

检修现场,宋晓航打开设备柜门,用万用表、网络分析仪连接观察,同时对照调取的电流波形图比对分析。“该来的信号没有来,不该有的信号却有了,这些就是我们判断故障的依据,全凭对设备透彻的了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宋班长总是冲在解决问题的第一线,遇到复杂问题,他总是自己翻论文、找规范直至深夜,对设备深入了解,直到设备恢复运行。”运检二班技术员程洋说道。

“心中有图,临阵不乱”,在设备检修现场,宋晓航如同一位医术高明的外科医生,精准诊断施治。

今年3月29日深夜,彭刘杨变电站因设备原因发生紧急故障。宋晓航和团队迅速赶到现场。他带领大家通过从主变保护装置中调取波形图进行认真分析,经过3小时研判,锁定了故障点——B套主变的CPU插件出了故障。

他们将该CPU插件寄回生产厂家检测后不久,厂家却回复:经实验,该元件并不存在问题缺陷。

“我们通过系统分析、慎重决断,确信问题肯定存在。”电话中,宋晓航语气坚决,要求厂家再次测试。几经协商,厂家答应再次实验,终于在其后的一次实验中,重现了之前发生的故障,证实了宋晓航的判断无误。“如果我们没有找准‘症结’,故障部件可能在今后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把徒弟带到作业现场多“碰钉子”

带出“标杆班组”6年零失误

“他总是把我们带到检修现场,手把手地教,能当他的徒弟,很幸运。”说起自己的班长、师傅,二次运检二班青年职工王佩歌心中充满感激。

2016年,当上二次运检二班班长后,宋晓航暗下决心:不仅要当业务“领头羊”,还要用心用情“传帮带”,提升团队战斗力。

“实战是提升能力最好的平台,只要有可能,我就会把课堂、考场搬到工作现场。”遇到设备更换、保护装置改造等工作,宋晓航都会把徒弟带到现场,放手让他们进行前期操作,自己在后期介入把关,纠正前期问题,在“一放一收”中让新人得到实操机会,哪怕自己要付出更多精力与时间。

今年2月8日,为期8天的岳府湾变电站#2主变中型检修启动,宋晓航担任本次工作总负责人。每天白天,他让班组新人自行操作,自己在一旁观察。到了晚上,他再对大家日间工作进行把关、复核、纠正,总是加班到深夜。“如果自己带头做,工作能完成得更快,但新人却失去了‘碰钉子’的机会,也就得不到历练与成长。”

“变电检修要细心,时刻保持严谨态度,把每一个问题都搞懂弄通。”宋晓航的这句话被运检二班成员王爱玲谨记在心。2022年5月,王爱玲在楚康变电站现场作业时,发现一台运行间隔设备发出异常信号,亮灯一闪而过,不到半分钟就立马熄灭。虽然这台设备不在他的作业范围内,但仍主动联系班长对故障进行分析。

经宋晓航和班员连夜排查,最终发现,是厂家设计的GIS汇控柜存在重大隐患,便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了全站重大故障的发生。事后,该事件处理经过上报后,得到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的肯定和表彰奖励。

“高、严、细、实、快”,成为了运检二班班员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宋晓航担任班组长6年期间,二次运检二班连续6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常年保持“标杆班组”称号,班组所管辖的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实现继电保护工作零失误。

前不久,二次运检二班进了4位新员工,宋晓航谋划清晰,“建强班组、凝聚力量,未来将继续做好新人培养、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升团队战斗力,勇往直前,迎接新的挑战,为不断提升供电质量不懈努力”。

(长江日报记者宋磊通讯员王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