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王娟)好戏连台,尽展戏曲之美;名家云集,共襄艺术盛宴。5月15日至31日,由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主办,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演艺集团承办,湖北省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执行的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活动将在武汉举办,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21家地方戏曲院团将带来18台剧目,在戏曲大码头武汉共同演绎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
此次会演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创作展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地方戏曲作品,热情讴歌百年来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铸就的精神谱系,增强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全国南方片区戏曲艺术一次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示,本届会演精华荟萃,名家名团云集。经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和专家遴选,共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15个省、区、市各1台剧目参演,湖北省2台剧目参演,共计17台;另组织4个民族地区稀有剧种折子戏组台演出专场1台。会演为期17天,来自全国南方片区的21家地方戏曲院团,将汇聚戏曲大码头武汉,共同演绎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
本届展演参演剧种丰富多彩,涵盖黄梅戏、汉剧、沪剧、淮剧、越剧、高甲戏、赣南采茶戏、花鼓戏、粤剧、琼剧、川剧、川北灯戏、贵州花灯戏、滇剧、藏戏、南剧、壮剧、彝剧、侗戏等19个地方剧种。各具悠久历史和地方风情的地方剧种荟萃一堂,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和戏曲艺术的绚丽多姿和独特魅力。
参演剧目题材多样,既有黄梅戏《罗帕记》、川剧《玉簪记》等优秀传统戏,也有越剧《苏秦》、汉剧《夫人城》、藏戏《文成公主》等新编历史剧,更有沪剧《陈毅在上海》、粤剧《抉择》等红色题材和现实题材精品佳作,充分展示近年来各地戏曲工作者不懈耕耘、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展现新时代戏曲工作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
本次会演,也是湖北省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建设全国戏曲交流中心的重要举措。自2017年以来,湖北武汉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戏曲南方会演。今年在汉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与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一起,一南一北,交相辉映,共同打造高水平的国家级艺术盛会。
戏曲艺术的盛宴,人民群众的节日。会演期间,将实行惠民票价,30元和60元的惠民票价将占总数的50%以上。18场演出将分别在洪山礼堂、湖北剧院、湖北戏曲艺术中心、珞珈山剧院、武汉剧院、中南剧场、临空港大剧院等7处场馆上演。同时,所有演出将在“文艺中国”视频平台矩阵、楚天云剧场等多个网络平台实时直播,让广大群众共享戏曲盛宴,共同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和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会演期间,还将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参演院团代表和观众,开展剧目观摩、座谈研讨等艺术交流研讨活动,共同为发扬广大中华优秀戏曲文化、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加油助力,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