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刘嘉通讯员王慧)清脆的竹笛、婉转的古筝、悠扬的二胡……每天下午4时,武汉市江汉区前进二路小学校园里都会响起美妙乐声,这是该校的民乐团团员们正在训练。
从1998年开始,前进二路小学的孩子们就能在学校里学习一门民族乐器,和乐团的同学一起排练、演奏,感受民乐的独特魅力。
前进二路小学教学主任俞启燕介绍,学校随迁子女多,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有精力陪伴孩子课外学习乐器。学校以民族乐器为基础开发“民乐飘香”校本特色课程,让学生在民乐学习中了解祖国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提升审美能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前进二路小学,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二胡、竹笛、琵琶、古筝学习,学校专业教师每周给学生授课。“民乐飘香”课程根据不同学段,细分为活力民乐课程、魅力民乐课程和人文民乐课程,学生走班免费学习,让民乐艺术教育成为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各乐器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了小小民乐团,定期排练,参加演出、比赛。这支小学生民乐团多次在市、区的展演活动中获奖。
“能在学校学习民族乐器,我感到很幸福。”民乐团成员四(2)班学生邹佳艺说,她从小就对音乐很感兴趣,但一直没系统学过。学校里有了民乐团,她立刻报名,从零基础开始,到如今已能弹奏古筝八级曲目《雪山春晓》,每天回家完成作业后,她都会练习一小时。“最难忘的是我第一次参加乐团的合奏,我发现,原来不同乐器的声音和谐交融,能演奏出更美妙的音乐,我更深深地感受到,中华传统乐器能表达淡泊的意境,也能演绎出大气磅礴的力量,一点都不输交响乐团。”
每年的“六一”文艺汇演和校园艺术节,民乐团的孩子们都会登场表演,他们还走进社区、走上街头,为居民送上动听的音乐,展示风采。二十余年里,学校有130余人次在区艺术小人才民乐项目中获奖,40余人次获得省、市级艺术小人才奖项。
“学习民乐,不仅让孩子们学习演奏乐器,了解到国家、民族的音乐特点,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坚毅的意志品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审美理解能力,为孩子们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础。”前进二路小学校长彭亚芬表示,学校将继续遵循“顺生教育”理念,为学生幸福成长提供机会、创造舞台,让孩子们各美其美,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