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通讯员朱庆杰)这几天,在新疆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西帕健康食品产业园生产车间现场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从丹麦引进的先进机器设备正抓紧安装调试,8月份生产线就可投产;同时,西帕丝路食品研究院也将于6月份正式挂牌,这只是武汉产业援疆的一个缩影。
三年来,武汉在产业援疆方面立足武汉所能、博乐所需,先后招引湖北港口集团投资建设新型建材项目、湖北孝棉集团金鑫昱二十万锭纺纱扩能项目、武汉军毅科技投资建设全生物降解环保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湖北盛世汉维实业公司投资建设西域赛湖服装生产项目、湖北富邦集团和武汉禾大科技公司投资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项目、湖北汉博现代农业投资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室内智能工厂项目、武汉厨之道投资建设精炼油及延伸产品加工项目等9个项目。与此同时正筹划成立产业援疆引导基金,把产业援疆进一步做深做实。
“我们始终把为博乐市经济发展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每年干成一两件事’的理念,主动作为,援疆效益正在逐步显现。”武汉援疆工作队领队、博乐市党委副书记朱红兵说。
民生援疆是对口援疆的主要着力点。武汉援疆持续擦亮“上学找武汉老师,看病找武汉医生”品牌,自筹资金50万元设立“汉博教育奖励基金”,有力发挥了激励博乐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统筹援疆资金使用,完成博乐一中(武汉一初博乐分校)6000㎡综合教学楼建设和仁和楼改造并投用,大大提升当地教育环境,博乐一中(武汉一初博乐分校)教育质量已攀升至全州前茅。推动并建立武汉医疗专家来博定期坐诊机制,目前已有8批22名武汉知名专家来博坐诊,让当地老百姓足不出市即可享受武汉优质医疗资源。先后17次组织援疆医生赴全市边远牧区村队开展巡诊和定点帮扶,惠及基层各族群众2500余人次,受到农牧民的热烈欢迎。三年来,武汉医疗援疆帮助博乐市人民医院创建了三个市级特色重点专科,与武汉市三甲医院签约成立四个专科联盟。
发挥博乐旅游资源优势,引客入博,也是三年来武汉援疆的一项重要工作。举办武汉长江灯光秀博乐专场,连续三晚向武汉市民宣传推介“新疆博乐”“赛里木湖蓝”,有力有效宣传了博乐旅游和城市品牌。先后在武汉9条地铁线路、3万块地铁电视屏上持续一个月滚动播出赛里木湖旅游宣传广告。邀请武汉宣传文化代表团来博采风,引起疆内外文艺界极大关注。
三年来,武汉援疆工作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今日头条、腾讯网等各类媒体关注30多次。武汉援疆工作队先后荣获自治区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州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一批援疆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成器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