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连栋大棚 汉产西甜瓜走精品路线
2023-06-16 18:28:00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通讯员周争明

目前正是本地西瓜的上市高峰期。在最近江夏举办的“土地堂·西瓜王”品牌推介暨江夏区首届西瓜节活动中,80多个新品种西甜瓜集中亮相,甘美、早佳8424、美都以及武汉人喜欢的黄瓤西瓜武农14号颇受种植户的青睐。

■种瓜老师傅重学大棚种瓜技术

江夏区首届西瓜节的活动地点,设在了乌龙泉街道四化村百亩西瓜种植大棚旁。

西瓜种植户张平旺是武汉一业九鼎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的合作社今年种植了80亩西瓜,都是采用设施大棚种植。“以前我们乌龙泉、土地堂这一带,家家户户种西瓜,那时候都是露地种植的。去年,我们这些种瓜老师傅,开始重新跟着武汉市农科院专家学着在大棚里种西瓜。”

张平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以前种植露地西瓜,大家上市时间差不多,价格战打得很厉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平旺和乡亲们一般种植大西瓜品种新红宝,去批发市场或者去街上卖,有时候只能卖几分钱一斤。“现在我们种大棚西瓜,以美都和武农八号这种中型瓜为主,从5月下旬开始分批上市,我们西瓜卖得差不多了,露地西瓜都还没熟呢。”

在西瓜节现场,武汉市农科院与江夏区政府签订了区院共建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服务8家合作社,覆盖近百户农户。下一步,随着‘土地堂’西瓜品牌的重塑,我们计划在江夏区推广种植西瓜万亩以上,建成示范基地10个,打造重点龙头企业5家。”

江夏区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推广中心只是做好了种植端的服务,举办西瓜节,就是要把服务扩大到销售端。“比如,我们统一定制了标有‘西瓜王’商标的盒子,下一步,我们会贴防伪标签,给每个西瓜加上溯源码,这样品牌发展才更顺畅。”

■每隔十天种一茬,半年都有新鲜西瓜

来江夏参加西瓜节的,除了乌龙泉街的居民,还有远在纸坊街、舒安街等地的居民。“我们看了抖音上西瓜哥哥每天的直播,看他们这西瓜长得好,就来尝尝是不是真的很甜。”来自舒安街的胡女士告诉记者,她们一行四人,试吃之后,每人去地头买了四个瓜。“西瓜不大,带给亲戚朋友,一家一个正好。虽然比外面的西瓜贵一点,但真的很甜,口感很好。”

江夏区乌龙泉街道长岭村四季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的西瓜通过抖音预售,前期就卖了很多,再加上采摘的游客,现在基本已经卖完了。下一步就是种秋瓜,9月份就能上市。

武汉种植西甜瓜的传统地区蔡甸区和洪山区天兴洲,也有不少合作社代表参加了“西瓜节”。天兴洲的江兴洲有机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昆告诉记者,他今年种的400余亩西甜瓜,全部采用分批种植,每隔十天种一茬,这样一来,从5月底到10月,都有新鲜西瓜上市,还避免了西瓜集中上市愁销路的现象。

“最近几年,我们开始通过微信群卖瓜,来采摘的人就可以进群。目前已经有三个微信群,近1500人。我的瓜一熟,微信群里一发,基本就销完了。当然,这样的销售模式,还是靠品质来说话。沙土地、有机肥、好品种,大家吃了还会再买,超高复购率。”王昆说,之前他种植的网红西瓜“彩虹瓜”最近两年价格也慢慢跌了,他听说西瓜节展示了80多个新品种西甜瓜,所以想来找适合在天兴洲种植的新品种。

武汉逐梦田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敏,在西瓜节上看中了“柠檬蜜”等几个小甜瓜品种。“蔡甸区是传统的西甜瓜产区。今年,我们合作社的智能连栋大棚投入使用,我们完全可以走精品路线,所以我们要找更多的优质品种,让我们的西甜瓜和藜蒿一样声名远播。”王敏表示,之前她种的藜蒿远近闻名,都是走商超直供的路线,现在水果也是只供给精品水果店,“在超大型城市周边种植水果,种得好永远不愁卖”。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