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施政通讯员李伟彭焕)远程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展示轻量化的内涝排水,3天盖一层楼的“空中造楼机”秀身手……6月15日,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九大展示区各式“绝活”应接不暇,各类体验如身临其境,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系列活动为市民端上了一桌内容丰富的“大餐”。
“它的名字叫智能排涝机器人,200米内都可以远程控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内涝排水和供水,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应急救援。”在大型装备展示区,一个长相可爱的机器人引起观众的好奇。工作人员介绍,它和身旁的一款一体化发电抢险救援车是“搭档”,一起用于城市排涝、电力、交通、抢修、抗震救灾等突发应急抢险救援。
逢路快跑、遇水“划行”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更是引人注目。它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也能在水中航行,遇到窄路还能360度原地转向。不管是40℃以上的高温抢险,还是水中应急救援,它都能胜任。
“发生山火只能靠人海扑救吗?不!”活动现场展示了一款隔离带开辟车。遇到火情,它可以利用自带的挖机快速开辟防火隔离带,拓宽防火通道,辅助清理火场,是山林扑火救援的好帮手。
活动现场搭建了一个社区应急服务站模型。武汉光谷星光里社区应急服务站负责人介绍,应急服务站运营以来,通过网格化管理前移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关口,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应急演练,坚持“打早、打小、打了”和“1分钟到场,2分钟报告,3分钟处置”的原则,成功控制了很多险情。
“遇到车辆乱停怎么办?遇到火险消防通道被堵怎么办?”几名应急队员现场演示了移车器的操作。只要把设备往车轮底下一放,再往前一推,车子就被挪走了,全程不到3分钟。
观众一边走一边看,建筑安全展示区的“空中造楼机”模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套设备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
“它像一个设在空中的建筑工厂,3天就可以盖一层楼。它的承载力达数千吨,可抵抗14级飓风。”工作人员说,随着“造楼机”一层层爬升,各项工艺逐层进行,从下到上形成工厂流水线,让建筑施工作业在百米高空如履平地。
触电体验、灾害VR体验、海姆立克急救法体验……互动体验区是现场热门展示区。
坐上动感VR体验蛋壳椅是一种什么感觉?参与者坐进去,大型生产车间、重大自然灾害、火灾水灾等虚拟场景,一个个零距离上演,事故体验极其逼真,“身临其境”地看到了安全事故现场。“危险!后怕!”体验者纷纷表示,安全生产真是一刻都不能马虎大意,否则都会有血淋淋的悲剧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