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促成10亿元项目落户崇阳
2018-01-10 08:07: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本报记者见证签约仪式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江萌)8日,咸宁崇阳迎来招商引资开门红。楚天都市报驻咸宁记者周鹏当起招商“红娘”,为崇阳县引进一个重大工业项目。当天,崇阳县常务副县长程冰野代表县人民政府,与北京国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竹材“三素分离”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合同书,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
    咸宁竹林面积超过160万亩、立竹量2.5亿株,年产楠竹2200万株,竹类资源占全省的80%。北京国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新明在签约会上介绍,竹材“三素分离”综合利用,就是利用咸宁丰富的楠竹资源,从中分离提取纤维素、半纤维素(聚戊糖)、木质素三种主要成分,产品应用于纺织、造纸、新能源、生物医药、化工、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大大提升楠竹的附加值。
    去年,北京国素公司拟选择楠竹丰富的地区,投资从事竹产业深加工项目。楚天都市报驻咸宁记者周鹏闻讯后积极与该企业对接,推荐咸宁竹产业的资源优势,几经接洽,最终促使企业前来落户。
    北京国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新明说,经楚天都市报记者大力引荐,去年8月第一次来崇阳考察,后与县政府多次互相考察、洽谈,对崇阳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十分满意,希望加快推进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据悉,签约当天,北京国素公司已在崇阳成立项目公司。
    崇阳县副县长张正韶说,感谢楚天都市报记者的牵线搭桥,帮助崇阳引进了高新技术的楠竹深加工企业,这将有效解决多年来竹产业深加工能力不足的难题,助推咸宁市打造百亿元竹产业。
    该县政府相关负责人称,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优越环境。县政府将成立指挥部服务企业,促使该项目早日投产见效。

    ■记者手记
    乐当“媒人”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鹏

    媒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到一对新人喜结良缘,喝上他们的一杯喜酒。
    8日,我就作为“媒人”,见证了北京国素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崇阳县政府“喜结良缘”。这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达50亿元,每年能为当地纳税3亿元。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去年夏,偶识了北京国素总裁程新明和副总裁王桥,获悉他们要找一个投资环境优良、竹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投资。我听后心里一亮:我所驻守的咸宁市,不正是有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吗?咸宁有“楠竹之乡”之称,竹海连绵不断;投资环境更佳,“三抓一优促发展”是咸宁市委市政府及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即,记者将此项目荐给崇阳县。后来,程新明和王桥两位老总专程到崇阳考察,崇阳县县长郑俊华、县委宣传部长王良永以及招商局等部门负责人热情接待。我也有幸作陪,到崇阳各大楠竹区实地考察,并当起了解说员。此后,崇阳县委县政府也派人到北京进行考察。
    双方经过多轮考察论证,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出份力,也是记者应尽的责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