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除夕当天是2018年春节法定节假日第一天,所以选择当天乘坐火车回家的人不在少数,抢票难度可想而知。(本报1月16日报道)
春节回家团圆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刚需”,是一年辛苦忙碌打磨出温润光亮的念想。虽然有发达的通信条件,但没有密实的拥抱,围炉的热暖,手心相握的依恋,佳肴飘香的饭桌,哪能叫过年呢?每年到这个时候,回家的心也越来越按捺不住。
愿望越美好,春运这个实现愿望的过程,便愈显重要。春运是激昂的进行曲,网上抢票紧张急迫,车站排队人潮汹涌,30亿人次的大迁徙壮观磅礴。但纵观全局,却必须曲调鲜明,节奏整饬——要一鼓作气、拼尽全力,把大家都送回家。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各个部门做了很多未雨绸缪的工作。以铁路运输为例,今年以来,陆续推出了众筹列车、接续换乘、自主选座、刷脸进站等便利措施。临近春运,又根据大数据预测,增加旅客列车开行总数,提升整体运力。同时,听取网友声音,八成以上春运网络购票取消验证码,加强对黄牛的打击,遏制网络平台恶意抢票。虽然春运依然紧张,但忆昔思今,得益于基础运力的扩充、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网络助力,春节回家的路,是一年比一年顺畅了。
但别忘了,春运亦是一首动感的协奏曲。线上与线下,不同的购票方式,铁路公路和航空,不同的交通工具,相互竞争却也应通力协作。几天前,上海一位绿化工大爷跑了六趟火车站,还是没买到回家的票,急得下跪大哭。这事提醒我们,也应为不擅长网络购票的人留下一些选择。而很多网友建议:多转几趟曲线回家,打折机票比高铁票便宜,搭个顺风车也行,要不一家人来上海“反向过年”……一句句热心快语,告诉了人们如何懂得利用多种交通工具进行对接,如何转换思路让回家之路“更近”。
寄托着亲情乡愁的春运,终究是一曲动人的大合唱。火车上被窗外虚化的风景牵动疾驰的归心;公路上汽车、摩托车大军对天气好、不拥堵的期盼;高空中穿越云海,心比身先落地的急切;每一个从心底深处生发出的呼喊、吟唱、歌咏,在一程程的回家路上飘荡起来,唱出中国年的喜庆和美之音。为了聆听这世间最悦耳的声音,让所有的服务更精准,保障更有力,指引更科学,帮助更及时吧!让路上的每一个愿望都能实现,让每一颗渴盼团圆的心都被呵护,让每一年回家的路,越来越通畅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