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吴胜利:为他们维权是我的责任
2018-02-01 08:08: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吴胜利律师接受职工维权咨询

    □楚天都市报记者卢成汉通讯员谢文哲

    在武汉市公安干部学院当老师时,他考取了律师资格证。7年后,他放弃了公务员的身份,走进律师事务所,干起了律师的工作。他就是湖北维力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胜利,主要致力于帮职工维权。15年来,他先后为2000多名职工追回6000多万元损失,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近日,他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司法部评选的“全国十佳维护职工权益律师”称号。

    首次维权让200多名职工参保

    “我们主要接收为职工维权的案子,你来一定会有成就感的。”2002年11月,吴胜利的两名师兄邀请他到律师事务所帮忙。经过几天思考,当时还是公务员的他决定辞职,到律师事务所工作。
    回想当初的决定,吴胜利昨日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同情弱势群体,是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我要‘换一种活法’。”
    2003年初,他接手了人生中第一起维权案件。“吴律师,我们农场有200多人,却只给干部、骨干买社保,不管绝大多数职工,太不公平了。”荆州一家国营农场的四五名职工一起找到他,期盼他能提供援助。吴胜利随后赶到荆州市,得知情况属实。“干部职工应同等参保,否则就是违反劳动法。”他决定受理此案并最终胜诉,农场的200多名职工全部参保。职工代表们专程赶到武汉,给他送来了一盒鸭蛋表示感谢。“礼轻情义重。”吴胜利收下了礼物后,向职工们许下了诺言:愿做职工一辈子的公益律师。

    为近千名老弱残免费进行维权

    “我们年龄越来越大了,病却越来越重,企业不按规定给我们增加伤残待遇。”2004年的一天,5名老人找到吴胜利,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原来,他们以前是国企职工,患上矽肺病后,分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等级。企业定下了相应的伤残待遇和医疗费用,并规定每年都作调整。但企业改制民营后,他们的伤残待遇4年未动,去找企业,对方并未理睬。
    吴胜利当即决定免费为伤残老职工维权,通过劳动仲裁,最终,企业按规定每年调整5名老职工的伤残待遇,并一次性补齐所欠的4年待遇。
    据不完全统计,吴胜利先后为近千名老弱残者提供法律援助,减免律师费200多万元。有人问他亏不亏,他却说由于口碑好,业务多了,收入也不会低,这样算下来,也不亏。

    8年锲而不舍为船员追回1600万

    2008年4月的一天,江苏南通6家船务公司的3艘游船,停在长江武汉段的江心。原来,148名员工近2000万元工资被拖欠,员工以此方式来讨薪。吴胜利接手该案,通过劳动仲裁,裁决游船公司补发职工1900多万元工资。游船公司不服上诉,法院判决游船公司支付职工1900多万元工资。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虽然职工赢了官司,但又遇到由哪家法院强制执行的难题。吴胜利据理提出由海事法院来执行,法院采纳了他的意见。
    接下来,吴胜利辗转数千公里,历时8年,终于在2016年底,为148名职工执行到位约1600万元。
    吴胜利说,他还担负着省总工会的法律援助律师,也在省直多个部门担任法律顾问,今后仍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职工的权益保护中,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承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