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淡了还是日子好了?
2018-02-23 08:05: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春节7天假期结束,估计很多人都会感到意犹未尽。但也会有不少人觉得“年味淡了”,而且这些年呈越发严重的趋势。一些人就此担心,我们会不会逐渐失去自己的文化,乃至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种担心虽不无道理,但也有些过虑。
    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最近几年,伴随所谓“年味淡了”的,是大家为春节而进行准备和规划的时间越来越提前。从这就可以看出,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那么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年味比以前淡了呢?
    首先是时间,现在春节有7天假期,有的单位甚至给员工放假十几天,情绪上的亢奋有所减弱也就合情合理;其次是标志,以前过年的不少标志或不见或转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鞭炮,过去曾经因为安全问题限放禁放,现在是因为污染;第三是功能,春节的很多功能都退化了,现在,生活越过越好,年夜饭解馋的功能几乎不存在。
    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带来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给春节赋予了新的意义,即中国年也是中国假。一方面,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另一方面,春节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假日。
    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勤劳的中国人一年到头非常辛苦。因此,我们对休假越来越看重和珍惜。而春节7天则是难得的休闲良机,无论是出国游还是在国内其他地方。所以大家这些年都会很早做规划,力争把春节假期过得丰富多彩。
    未来,春节的度假味道会越来越浓。尤其是随着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度假出游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人过年娱乐的主要选项之一。这对世界旅游的溢出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全球各地,无论是欧美还是东南亚,也都在进行相应转变,迎合中国人的过年需求。因此,中国年又是中国假,并不会让年味减弱,只是转换了空间。
    另外,亲情不是淡了,而是“密度大了”。得益于互联网以及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现在中国人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已不再靠一年一次的春节团聚来维系。想念对方了可以随时视频聊天,实在不行还可以坐高铁见面。现代化的生活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团聚的困难性大大降低。
    中国年和中国假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并行关系,且已经被大家所认可。通常说的“年味淡”,其实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逐渐迈向主导地位,春节的性质、价值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是背后的深层含义。
    原载于《环球时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