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红
“信用时代”离我们又近了一步。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完成升级,与此同时京东白条宣布开始接入征信系统,网友们随后发现借呗、任性付和微粒贷也在陆续接入征信。很多网友担心会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也有人开始注销账户,网络借款情况接入征信到底有哪些影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京东白条目前已经启动征信接入的相关工作。京东金融表示,会按照人行征信中心的要求,借鉴传统银行信用卡的征信上报模式。
而借呗作为阿里旗下的贷款产品,对接的是阿里小贷的借款,属于贷款产品,在征信报告中也会留下使用记录。此外,腾讯旗下微众银行的信贷产品微粒贷、苏宁的任性付也将接入征信系统。除了这些平台之外,若要查看其他消费信贷平台对接征信的情况,可以在借款的时候查看相关条款。
针对借款情况上征信的消息,有用户表示要“注销账户”。专家认为,实际上,消费贷款产品接入个人征信是好事情,将有助于金融机构评估用户的个人信用状况。而只有发生逾期的情况,才会影响个人信用,进而影响贷款。“但如果用户有逾期现象,想要躲避征信,销户是没用的。”
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征信系统,属于政府的“官方”征信系统。当用户在申请房贷、车贷、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担保等,放款机构会查询用户的个人征信报告,以评估用户的个人资质是否符合对应机构的审批要求。
据记者了解,有三大因素可能会影响用户信用风险评分:一是贷款账户和信用卡数量;二是贷款中是否有逾期;三是个人资质情况。此外,还有内部人士透露,经常查询征信报告也可能会被银行放入黑名单。因为一般只有办信用卡或者申请贷款时,才会用到征信报告。如果用户过多查询,银行就会认为该人被很多银行拒绝过,信用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