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贺俊通讯员陈恩兴)“25年教书生涯,青丝变白发,唯一不变的是育人情怀!”昨日,一封公开信在武汉市十六中的教师朋友圈中疯狂转发,获得无数点赞。该校高三班主任程钰带过文科实验班、文科火箭班,美术班、理科实验班等各种班级,见识过各类学生,曾获评“武汉市师德先进教师”,所带班级也曾获评“市优秀班集体”。如今,她写信和初三家长们“谈一谈”,言辞恳切耐人寻味。
品德教育筑基石,博雅文化育君子。程钰表示,现在高考选拔人才强调“立德树人”,作为班主任,她一直把良好品德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针对学生穿名牌、奢侈浪费、顶撞老师、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她及时召开各种主题班会,让品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爱而厚教育英才,亦师亦友促教学。在程钰看来,“爱”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她坚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无论春夏秋冬,程钰每天早上7时15分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事必躬亲,让学生们在耳闻目睹中领会老师的无悔付出,也成了学生们的“大朋友”。班上学生熊天毅初中毕业于武汉六中上智中学,进校时只有414分,仅高出校线3分,这次四月调考却考到了545分,高出一本预估线近80分。“这个孩子聪明灵活,就是有点随心所欲,我用赞扬让他越来越自信。”事实上,这样的赏识教育,在十六中并不少见。有老师二调后自掏腰包给学生发奖励,有老师为学生义务辅导等,学生们也在关爱中更加努力拼搏。
携手搭建同心桥,家校合力促发展。程钰回忆起了2013年带的文科实验班学生冯雅合,毕业于武汉二中广雅中学,进校分数不高,高考却考出611分的好成绩,区排名二十几位,省排名300多位。“我觉得她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家校有效合作,她妈妈几乎每月都要来学校了解孩子情况。”十六中实施学生发展导师制,开设了家校新课堂,她建议家长通过家长会、QQ群、微信群等,与老师及时沟通互动。“程钰只是十六中老师的一个缩影,我们帮助每个孩子成长为大树。”十六中校长毛汉忠介绍,4月29日到5月1日,这所武汉市底蕴深厚的市级示范校将举办校园开放日,程钰将于30日在该校学术报告厅做专场报告,学生和家长可到校参观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