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官微不能“一包了之”
2018-05-09 07:02: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仿佛听见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近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政府的官方微信出现的“雷人”回复让网友惊呆了。第三方运营机构表示,系一款智能对话软件“小黄鸡”自动激活所致。(楚天都市报5月6日A06版报道)
    政务官微被外包,捆绑了智能对话软件“小黄鸡”。而这只“小黄鸡”显然并没有那么智能,以为所有问题都能靠调戏和卖萌解决,所以就闹出了笑话。
    微信运营外包很常见,但是政务官微还应慎重。政务官微与企业官微,自媒体等微信号的定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比起圈粉丝,做流量,政务官微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依然是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发布重要信息,回应民生关切,推动网上办事。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甚至一些需跨部门协调,不是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或许都难以胜任。把这些交给专业插科打诨的“小黄鸡”来处理,简直是“强鸡所难”。
    “雷”人回复的根源,仍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网商”低、不自信,没有主动拥抱智慧政务,只是跟着时势应付一下。形式上智慧了,思想却没有跟上趟,不但没有体会到新技术为政务沟通带来的便利,反而觉得这种网友随时能找来的便利,是一种麻烦。能避则避,能甩就甩,能不公开就不公开,能不沟通就不沟通。如果不摒弃这种思维,不管是外包还是自营,政务官微都无法放开怀抱,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其实,运营好政务官微,讲段子卖萌都不该是核心技能,重要的仍是言之有物,尽力尽责。毕竟,责任是无法外包的。政务官微的背后,站的是政府形象,不能是打着官腔的“大老爷”,更不能是出言不逊的“小黄鸡”。只有将官方新媒体视为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重要渠道,珍惜每一次发布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提升群众的使用体验,网友自然会感知诚意,交付信任,新媒体技术才能真正为智慧政务注入活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