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送课本到部队
2018-05-29 07:10: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孝感林志鹏

    父亲是个庄稼人,文化不高,却对知识有一种强烈的追求。那时,我们姊妹五人都未成年,母亲多病,全家的生计靠父亲维持。父亲为了让五个孩子都能念书,每年农闲时就到百余里外的省城一家印染厂打短工。
    我永远无法忘记高中毕业那年夏天,我去省城告诉父亲我高考分数的情景。当我顶着炎炎烈日找到烧锅炉的父亲时,他正背对着我往炉中加炭,双重的高温使父亲佝偻着的脊背上那件灰黑色的上衣湿透了。当得知我因2分之差没有考取大学,又不想读书想帮他打工时,他甩掉了手中的铁锹,无声地蹲到了地上。我从未见过父亲这么颓丧,害怕极了,赶紧拉住他的手,不住地喊:“爸,我当兵去。”过了好久,父亲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你要做个有出息的人啊!”
    当年10月,我带着父亲的期望来到了北京,加入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行列。紧张的训练之余,想起日夜辛劳的父亲,不知偷偷哭过多少回。一天,从训练场归来,通信员告诉我说父亲来看我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我写信时从未告诉家人部队的详细地址,而且部队驻地离城区还有一百多公里山路,要转好几趟车。正在疑惑,父亲已经走到我的面前。他脚穿旧棉鞋,身穿灰布衣服,背上还背着一个鼓鼓的大包——装的是我高中的课本、复习资料和好吃的东西。我看着粗脚大手却又如此心细的父亲,声音颤抖地喊了一声“爸”,泪水便夺眶而出。
    翌年7月,我以全团第一名的总成绩考入北京武警指挥学院。父亲见到我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无以言表,拿出一笔“巨款”,请来镇电影队放了两场电影。那晚,他在放映场上不停地走来走去,和每一个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寒暄。
    不久后,我成为一名警官,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在我有余裕报答父亲的厚恩时,父亲却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我而去。
    伏案静思,追忆父亲,禁不住泪水长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