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暴涨的高考房价成了“加压舱”
2018-05-31 07:08: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热点热议
    数据显示,高考期间,各地考点周边酒店入住率环比增长75%,房价普遍上涨了60元至90元人民币不等。其中,涨幅最高的为上海、北京等城市,涨幅超过300%。(据5月29日中新网)
    高考房价格暴涨,一些家长在无奈之时,也表示“能理解”:毕竟高考是孩子的人生大事,谁让人家酒店在考点附近,占了个“天时地利”呢?何况高考就两天,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刻,能给孩子最好的,就一定要尽力而为。许多家长都是秉持着热忱的父母心,眼睛都不眨,定下了价格离谱的高考房,去换取与孩子并肩奋斗的参与感、抚平所有隐忧的安全感。这一不算理性却又十分合理的举动中,蕴含着无私的关爱、殷切的期盼和难言的焦灼。
    虽然高考房暴涨现象年年都有,看似是市场规律,实际并不合理。酒店利用双方交易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市场优势地位,以不公平价格哄抬房价,本身就涉嫌违反《价格法》;如果默认或者纵容,会成为不良示范。去年,湖北省物价局就启动了中高考房房价专项巡查,严打坐地起价。
    当然,高考房暴涨的背后,也有不良的攀比风气在作怪。少数家长习惯以物质的付出,去衡量对高考的重视程度,进而将住宿条件的好坏,与孩子考试成绩挂起钩来。事实上,曾有不少家长、老师提醒,高考房虽有距离、交通方面的优势,但对于考生来说,仍是需要适应的陌生环境,如果影响睡眠,还会适得其反。要不要订高考房,还是要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言,不宜跟风。一些家长盲目跟风,加之透过周围舆论的渲染,对于一些条件不好的考生家庭而言,难免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这样一来,本来是用来供考生休息放松的高考房,也有可能变成“加压舱”。
    让高考房回归理性,除了严厉监管、厘清认识之外,管理部门更应做好公共服务。如引导考点附近的酒店,不要只想着拼价格,而应提升服务质量;做好考试当天的交通疏导,尽量避免拥堵造成的不便;在两场考试之间,为住得较远的考生和陪考家长提供适宜的休息场所……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做好细节工作,营造公平公正、从容向上的高考环境。

  声音
    西安网:高考房价格疯涨,家长不应盲目跟风,应该理性消费。
    东方网:包括“高考房”在内的“高考经济”越炒越热,只会助长社会浮躁功利心态,有关部门理应进行疏导。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