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人脸识别系统现场测试“捉”逃犯
2018-06-05 07:08: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智能识别产品检验实验室演示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希通讯员张雪燕李伟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实习生周院

    人脸识别系统在东湖绿道、武汉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已广泛使用,成为警方抓捕逃犯的得力助手,如何鉴别系统优劣性?昨日,记者走进省电子信息产品质检院的实验室,听工程师揭秘检测过程及幕后故事。

    20种人脸识别系统同台竞争

    生产人脸识别系统的厂家很多,其产品的品质如何鉴别?
    该院网络信息技术部工程师李新介绍,人脸识别系统,主要考察其捕捉率和处理能力,通俗讲就是识别能力和反应速度,“如果逃犯就在你眼前,只因戴眼镜或帽子,你识别不出来,或者你识别出来了,但延时滞后显示,逃犯早就跑不见踪影了,这都不合格,因此这两种指标非常关键。”
    人脸识别系统的检测,一般在设定的场景中,先存入一批人的头像,然后当这批人进入识别系统的视野时,看能否快速捕捉出来,有次还真捕捉到了一个逃犯。
    那是在2015年7月21日,在武汉火车站东进站厅安检口仅使用了公安局临时提供的16万人逃犯库进行现场测试时,20个厂家的人脸识别系统一起应考,当场有18个厂家的系统成功捕捉到一名逃犯,而有两个厂家的系统未捕捉到。后经高铁站检票口核实,此人确实通过了检票口。
    该院检测的人脸识别系统,主要以公安部门委托的居多。

    测一个探头“视力”耗时3小时

    监控探头到处可见。但探头“视力”的好坏,如何检测呢?
    在安防演示厅里,记者看到,距探头2米远的地方,放置着各种图案,这都是用来测视力的,探头的测试与人的视力测试较为相似。“清晰度、图像尺寸、色彩还原、网络延时、最大亮度鉴别登记、最低可用照度,这6大关键指标,说明探头‘视力’好坏。”该院网络信息技术部工程师田金茂举例道,最低可用照度,就是在夜间探头能看清的最低亮度;图像清晰度,就是看其分辨力如何,是标清、高清还是超高清。
    色彩还原,就是看是否有色差,怎么检测呢?与人测视力相似,田金茂拿出24色木板,放在探头前,通过软件分析,就可判定其是否有色差。
    别看只检测六大关键指标,检测一个探头的“视力”得耗时3个小时。
    省内好几个城市的“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就是经该院检测的。

    静音室内测手机通话质量

    手机通话失真吗?通话断断续续?怎么检测通话质量?
    测通话质量,是在一个几平方米的静音室内测试:拨打一个电话过去,通过检测设备按接听键和模拟对方说话,就知道其通话质量如何了。“一般检测声音还原度、接受灵敏度等指标。”该院移动分院主任黄小凯举例说,接受灵敏度看手机通话时是否时断时续。
    去年该院共检测了省内外工商部门委托的300部手机,其中有20%手机的通话质量不合格,大部分是小品牌手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