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蔚
山水相依,绿意盎然;园林竞秀,移步换景。2015年前亚洲单体最大生活垃圾填埋场凤凰涅磐,脱胎换骨成今天的城市生态明珠。化腐朽为神奇的背后,除了大胆的创意、精心地建造,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在园博园兴建前,附近小区多为还建房、廉租房,超过70%为中低收入人群,因垃圾填埋场原因,周边生态环境较差,有居民反映特别是夏天出门需要戴口罩,导致入住率不到三成。但是垃圾场首创厌氧和好氧相结合、封场式工程处理技术,比自然降解提前了15至20年,处理后无异味、无污水,同时苗木成活率在96%以上,改造为园博园后不少居民都选择迁回。漫步园博园景区,记者看到,经过园林绿化,形成百花迎春、百果映秋的景象。周边昔日尘土弥漫的城市脏乱之地变成地绿路宽的新街区,已然成为城市生态明珠。
据悉,武汉园博园项目的投资建设主体为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下面简称武汉园发公司)。2014年末,该公司向兴业银行武汉分行提出融资需求。从金融服务方案制定、授信申报、风险审查审批到业务落地,用时不到三个月,便获得批复通过。后续建设运营了长江文明馆、汉口里风貌文化街等,兴业银行根据企业的运营状况及资金需求逐步增加授信额度、给予融资支持。同时,对于武汉园发公司的每笔贷款投放,均给予了绿色金融专项贷款规模支持。
据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同武汉园发公司洽谈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合作,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