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
端午节小长假期间,由武汉天地、楚天都市报联合举办的工匠市集引爆江城,带给小孩和大人不一样的民俗文化体验。“大人在这里找回了童年,小孩在这里找到了父辈的童年。”徐东的王先生说。通过工匠大师“摆摊”、互动表演、现场体验等方式,武汉天地工匠市集创新传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方式,受到了市民的好评。
大师摊主展示武汉民俗
17日上午,武汉天地工匠市集在武汉天地文化广场正式开市。手工皮具、手工木雕、布艺扎染、古玩文物、古风手绘、篆刻、皮影……15名武汉本土工匠大师化身“摊主”出现在文化广场,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讲述民间技艺的前世今生,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王先生带着女儿,流连在布艺扎染、手工剪纸等摊位前,近距离观摩工匠大师们的高超技艺。布艺扎染大师罗立伟通过整简、拼接,让扎染的变化万千、无穷趣味跃然手上;剪纸艺术家骆清霞则通过一把剪刀、一张手工纸,创作出各种千姿百态的剪纸,让参观者大呼过瘾。
除了匠人摊位,市集还推出了四场精彩纷呈的表演,让市民可以近距离接触传统工艺,全方位地感受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17日当天,湖北省汉绣传承人黄春萍演绎了绣艺展示节目《绣美传承》,一张汉绣传承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舞台上一位老者转动纺线车,为观众娓娓道来汉绣的故事。武汉大众剧团团长张志刚首演了皮影剧《屈原》。他在白色的幕布背后,一边操纵着惟妙惟肖的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着《屈原》的故事。
18日,市集还上演了《中华古装》和《古琴茶道》两场演出。
现场互动体验寓教于乐
为了增强大众体验感,为期2天的工匠市集还安排了现场互动展示活动,涉及手工剪纸、布艺扎染、古风手绘、风筝制作等项目,力求将“匠人体验”与“文化体验”融为一体,让市民在欣赏民间工艺的同时,也能亲自动手制作,感悟匠心精神带来的震撼,唤醒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在18日端午节当天,工匠市集准备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如汉派蛋艺、风筝制作、包粽子、斗百草等,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之余,帮成年人重寻儿时记忆,让青少年儿童感受父辈童年欢乐。“我们一家人在市集都找到了各自的快乐,孩子也受到了传统文化教育。”家住古田的宋女士说,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之余,也能让孩子受到熏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