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张聪通讯员陈丹)白色的雪,总是被当做圣洁与美好的象征。童话里有《白雪公主》,有《雪孩子》,俗语中有“瑞雪兆丰年”。但“雪”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另有一层悲凉的含义,比如《红楼梦》结尾曲那一句,“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而现在,根据诺贝尔奖获奖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同名作品改编的法国戏剧《雪》,即将于7月13、14日登陆琴台大剧院。这部被称赞为“主题富有的深度比两路口大扶梯还要广阔”的戏剧作品,将为江城观众展示1992年土耳其的一场雪。
据悉,《雪》的主人公卡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流亡德国12年后终于回到了土耳其。他被伊斯坦布尔一家报社聘请,专职调查卡尔斯市蒙面女性自杀事件。卡的大学同学伊贝卡就在卡尔斯市,于是,怀着美丽的爱情憧憬,卡上路了。
现代与传统,政治与宗教……这些冲突把卡尔斯市的人们分为两极。大雪下得无休无止,杀人的枪声在舞台上响起,卡尔斯陷入了军事政变的恐怖之中……大雪切断了卡尔斯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卡尔斯变身成了一座剧场,这里的一切皆有可能。
《雪》的故事最终会是什么结局?蓝色、黑色、昏黄的舞台灯光似乎已暗喻这个故事的底色是悲伤。暗黑系的舞台表达,在框架中被禁锢 的 演 员……《雪》将带给我们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