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杨俊:英雄是人,更是个女人
2018-07-17 07:06: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聪通讯员刘佩

    很难想象,以柔美抒情特色见长的黄梅戏将如何演绎红色经典《党的女儿》。但这次,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就要迎接这样一个挑战。
    昨日,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新排演的现代黄梅戏《党的女儿》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明晚在洪山礼堂首演。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该剧出品人兼主演、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表示,黄梅戏与红色经典的组合没有大家想象中那般违和,“虽然这次的演出挑战非常大,但经过所有人的努力,这个全新的课题可以说被我们攻克了。”

  ●《妹娃要过河》之后再迎挑战

    1958年上映的老电影《党的女儿》,是国人心中的经典。即便过去了60年,女共产党人田玉梅坚毅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以及她怀着信念慷慨赴义、精神化作满山盛开的杜鹃花的场景,都深深印刻在老一辈观众心中。
    《党的女儿》曾被不断改编为各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其中最为成功、影响最大的,则是1991年由阎肃改编,由彭丽媛、杨洪基等主演的歌剧版本。
    相比《党的女儿》的豪气与坚毅,普通观众认知中的黄梅戏似乎是另外一种画风。不管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天仙配》,还是“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的《女驸马》,黄梅戏在很多观众心中只适合表现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即便是前几年创造性地将黄梅戏与土家风情结合的《妹娃要过河》,故事仍与爱情有关。
    可想而知,将黄梅戏与《党的女儿》结合,自然困难。昨日发布会现场,连我省著名导演梅昌胜都开玩笑,“第一次听说他们要搞这个戏,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

  ●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确实很困难,采访中杨俊提到,黄梅戏演员从小训练的音区是中低音,高音很少碰,“但田玉梅是一名坚毅的共产党人,有顽强不屈的精神面貌,这种气质用原来的黄梅戏腔调来体现,肯定是完成不了的。”
    最终,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一级作曲徐志远出手,“他拓宽了我们黄梅戏的音域,确定了《党的女儿》的整体音乐气质。”杨俊说。而对于要主演田玉梅的杨俊来说,要做的就是“采用真假声的切换”,“虽然黄梅戏演员的演唱概念已经长到了肉里,但我会尽量让这种转换不留痕迹。”
    她笑称,演《党的女儿》,不习惯的不仅仅是声线上的,还有动作上的,“以前温婉缠绵的戏比较多,所以上了排练场之后发现腰直不起来,但又需要挺拔的身姿。”结果,一场排练下来演员们往往是腰酸背痛。
    不过,所有付出在杨俊看来都值得,“排练4个月,感觉有一股力量在推着我走。”她说,英雄人物是人,更是个女人,“我会根据人物的情感流动来走,而不是去演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