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曾强
樱桃熟,枇杷黄,岳母的假期就到了。毫无悬念地,她工作的地点由我们家里变换成她乡下的老屋,这一个月的假期,她假而不休——上百棵樱桃、枇杷树等着她去呵护。
岳母喜欢唠叨,除了家长里短,她的那片果园也是她常常向外人炫耀的谈资。她也单独在我面前反复嘀咕:每年我的樱桃枇杷硬是要卖几千元钱,又可以跟你们减少不小的负担。也就是因为她的这些论调,我竟错误地认为,岳母就是奔着那点钱去种的果树。
直到有一次,我偶然听到她和邻居大妈的聊天,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和自私。她和邻居聊到:我外孙女喜欢吃樱桃,外孙子喜欢吃枇杷,两个女儿也喜欢吃水果,自己种的他们吃了放心!邻居不大理解地问:那你种那么多干嘛?种过几棵他们够吃不就行了?岳母辩解道,这个果树和其它的不一样,特别是樱桃,如果不成片,是挂不起果的。还有,你看我这个身体一天到晚缩在屋里,可能早两年就走了。我走了无所谓,我那正在读初中的外孙女和正在读小学的外孙咋办?多活几年,能够帮他们多看管娃娃和家,他们也好奔奔自己的前程和生意。我把偷听到的话讲给妻子听,妻子哭成了泪人。
今年樱桃熟,枇杷黄的时节,我们运用新媒体营销模式为岳母的果园打起了广告。儿子成为果园的形象代言人,抖音视频成为了宣传的载体,红樱桃黄枇杷被我们拍得让人垂涎欲滴,长年在外打工的大姨子也回来把果园的丰收景象拍照广泛转发朋友圈。每天上门采摘果子的客人络绎不绝,岳母和岳父再也不用每天背着背篓、提着篮子穿梭于大街小巷了。
■私心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