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在距离大唐芙蓉园不足1000米的长庆坊二期,西安市规划局191套团购房,价格还不到周边商品房售价的一半。(据8月6日《华商报》)
尽管事件的具体细节还有待调查,但西安市规划局以不到市场价一半的低价购买了191套团购房,已经基本坐实。
与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的规划部门能够以低价购买近两百套的团购房,无论如何,都引人联想。
这种显而易见的反市场操作,不可能因为开发商是“活雷锋”。对此,各方都不应该装糊涂。上次西安发生买房摇号内定事件,涉及房管局、建设局、土地局等部门,这次则为规划局,都与房地产开发有着密切联系,特殊购房现象集中于这些领域,显然并非偶然。
一个市的规划局能够在房地产开发商手中低价拿房,且动辄近两百套,未尝不是一封自我举报信。首先,主管部门与管理对象之间发生这种利益操作,无疑是对政府与市场应有的关系边界的逾越;其次,不惮于进行这般明显有利益交换之嫌的操作,也难免让人对该部门在其他管理上的规范程度产生质疑。
当高房价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压力,当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被三令五申,仍有公共部门在打着低价团购房的主意,是不是一种不收手?面对一再出现的公共部门涉及房屋买卖的乱象,西安有必要来一次全面整顿和追责,别再让不受约束的权力撕裂社会的公平底线,也应该有人为此埋单。
原载于《中国青年报》
声音
《新京报》:背后到底有无“猫腻”需深挖。
澎湃新闻网:严查其中有无腐败,才能重塑地方政府的公信。
绘图/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