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曼英通讯员喻博徐敏超曾晓辉荆彤
骨折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治疗恢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近日因骨折送医的一位百岁老太,令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惊奇不已。在术前的心血管检查中,医生们发现老太太的血管状况好过了许多40岁左右的年轻人,基于此这位百岁老太顺利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
昨日,老人家在向楚天都市报记者坦言健康秘诀时称,“不挑食、性格开朗是我的健康法宝”。
骨折手术第二天百岁老太下地走路
老太太姓汪,浙江人,今年正好100岁。一年前,大女儿将她接来武汉一起生活。虽已百岁高龄,汪老太却能自己做饭洗衣,每天下午还出门与街坊们一起打打牌。半个月前,老人晚饭后洗浴时不慎摔倒,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往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救治。
经医生检查,汪婆婆被诊断为右侧股骨骨折。该院骨一科主任郑琼介绍,老人髋部骨折如果采取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会有褥疮、肺炎、血栓等并发症,一年后生存率大概只有50%。施行手术虽有一定风险,但相对于保守治疗,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患者术后大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老人虽已百岁,但身体状况不错,可以考虑手术。“手术前在给老人做血管检查时发现,她的血管年龄,比很多40岁左右的中青年人都要好。”心内科医生刘晓刚说,汪老太的心脑血管等各项身体指标都不错,符合手术标准。仅仅40分钟,医生就为她完成了半麻下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
更让人吃惊的是,术后第二天,这位百岁老太就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自己下床走路了。
不挑食性格开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看到老太太手术次日就能下床走路,病友都为她竖起大拇指。“外婆很少进医院,以前在门诊打过针,但住院还是头一回。”汪老太的孙女不无自豪地说,外婆虽是百岁高龄,但平时能自己做的事,都不愿麻烦别人,“她可以自己做饭洗衣,晚饭后还会出门遛弯”。
问及健康长寿的秘诀,汪老太说自己吃东西从不挑食,很注重荤素搭配,牛奶鸡蛋更是天天都有。“什么都吃才有营养。”她每天中午吃饭时,还会喝上一小杯黄酒。
老人的性格非常开朗,去年才从上海二女儿家转来武汉,没几个月就跟周边街坊们打成了一片。平日里,她与大家打麻将比较多,但对输赢却不十分看重,如果赢钱了,还会及时请牌友们“过早”,输了则说明天再来。
刘晓刚医生表示,老太饮食习惯好、营养摄入均衡,尤其心态好、血管情况好且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这些因素不仅是她长寿的秘诀,更是此次手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