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彭华(右三)和同事们讨论患者病情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俊
“我愿像天山雪莲,凌霜傲雪,绽放在西域泉都人民的心中。”在彭华的工作日记中,她写下这样一句话。
彭华是宜昌市一医院妇产科医生。2017年2月,她远赴3800公里外的天山脚下,来到新疆博州温泉县开展援疆工作。一年半的时间里,她用精湛的技术,开展了近100例剖宫产手术和30多例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等,并指导温泉县医院开展妇科微创腹腔镜手术,填补了当地空白。她也因此获得“湖北省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
昨日上午,彭华刚到办公室坐下,就打开手机与温泉县医院妇产科的同事们视频聊天。“无痛分娩技术开展得还顺利吧?你们还是要多练习,掌握要领。”彭华说。手机那头,几位年轻的医护人员笑着向彭华问好,不停询问着一些技术问题。聊天快结束时,他们请彭华一定要抽时间回来看看,彭华笑着答应。
援疆过程中,彭华与当地各族农牧民结下了深厚情谊。本周回到宜昌后,她每天都要与当地医院的同事视频聊天,交流妇产科近期的工作情况。无痛分娩技术在温泉县刚刚起步,彭华一直在指导那里的医护人员不断强化技术。
她也经常与自己治疗过的当地孕产妇联系。其中她最牵挂的,是哈萨克妇女库里汗和她的女儿。“库里汗是高龄截瘫产妇,很不容易才生下女儿。我把她的女儿当成了干女儿呢!”彭华说。
彭华介绍,库里汗今年36岁,2007年因车祸导致腰1椎体粉粹性骨折,双下肢瘫痪。去年8月,库里汗以孕39周高龄初产、高血压合并妊娠、双下肢截瘫到温泉县医院待产。当地医疗水平有限,以前从未遇到过这样复杂的病例,难度和风险不言而喻。彭华主动要求操刀,反复斟酌手术流程、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和应急对策。最后,经过3个多小时手术,库里汗顺利分娩一个体重6斤的健康女婴。当孩子发出响亮的哭声,库里汗和家属以及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库里汗出院后,彭华多次与同事们登门看望。她十分喜欢库里汗的女儿,每次抱起来就爱不释手,笑称她是自己的干女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要在离开之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彭华对记者说。从到达温泉县医院的第一天起,她就开始和时间赛跑:制定培训带教工作计划、开展妇产医务人员技术培训、传授先进理念和诊疗经验……她通过每一次教学查房、毎一次手术教学、每一例特殊病例,带“徒弟”、教团队,把新的学术观念、诊断技巧、规范化手术操作流程,一点一滴植入当地医护人员心中。“喝了温泉的水,就是温泉的人。”彭华说。她常常自称是“温泉人”。而她的笑容,也少了南国的娇柔,多了北方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