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知家歌
我深深怀念儿时水果湖的绿树红墙,深深感恩那一片片红瓦为我们生存提供遮风挡雨的庇护。
近日街道改造,单位后门一幢老宿舍门前堆满了揭下来准备换掉的红瓦。有位档案局干部正好路过,职业责任心让她好奇地看了一眼,发现这些瓦来历不凡,便找工地工人要。工人不给。因我们单位与建设部门有业务联系,便向我求救,等到数个月后才弄到了老瓦。
红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商标为三星牌,并有一大二小3个五角星,字体为繁体字,上书厂家名称:武汉市公私合营恒泰砖瓦厂,还有个55的记号,估计为1955年生产。经考证,1931年恒秦承租湖北官厂,1938年被日寇侵占,1954年改组为公私合营。
拂去历史的灰尘,我们发现汉阳不仅是中国近代钢铁企业先驱,还是军工枪械“汉阳造”的发源地,现在还要加一个头衔:武汉市早期近代建材产品著名“汉阳瓦”生产基地。朋友不愧在档案部门工作多年,在拿到瓦的同时,她已经草拟了一些资料打印后给我。据她介绍,湖北第一家现代化机制砖瓦厂设在汉阳铁厂內,当时张之洞工业布局冶金、纺织、机械工厂都座落在那一带,需要大量高质量的砖瓦,因此从英国引进了制砖机和技师,分别在武汉、黄石设厂。到了1900年,随着武汉房地产、建筑业发展,客观上需要大量砖瓦建材,而汉阳黄金口、琴断口一带土质粘而细腻,地质条件上能为砖瓦厂提供原材料,加上水运方便,一时裕记、华成、华新、恒泰厂纷纷投产,产品销往汉口及长江流域,近年来湖南长沙,安徽铜陵都发现了汉阳百年以上带中英文厂铭的红瓦。1936年汉阳制砖行业达到顶峰,年销售红砖3000万块。抗战期间基本没有生产。抗战胜利后相继复业,到解放前夕武汉有砖厂14家,从业人员1578人。后来资源枯竭,政府明令不准生产红砖,这个行业就瓦解了。
明清建筑的北京老城,砖瓦背后与侧面都要刻上工匠的姓名、生产年份,如有质量问题以便追责。这与西方现代化生产出来的产品标记商标与厂家的思路正好不谋而合。我在美国旅游发现过很多早期红砖建筑,如波斯顿哈佛大学其中有一面红砖墙,上面写有1873的字样。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几百米高的楼用红砖砌成,底层承受压力很大,也没有压碎。我手上这块1955年的红瓦,如果不更换,使用百年应该没有问题。
此去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