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宜昌市实验小学205班上《生态小公民》课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俊)9月3日,正式开学第一天,由宜昌市教育局联合16个部门编写的《生态小公民》系列读本,免费发放到全市885所中小学、幼儿园的40多万名学生手中。
“读本内容部分借鉴了夷陵区《生态小公民》和西陵区《生态好市民》两个校本课程的内容,吸纳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案例。”宜昌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
翻开《生态小公民》读本,宜昌近年来生态治理的重要实践跃然纸上:“全市集中启动沿江化工企业主体装置拆除行动”“清江库区86万平方米养殖网箱拆除”“宜昌在全省率先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长制”“黄柏河的污染治理之路”“‘三峡蚁工’保护母亲河”……
记者看到,该读本分幼儿园版、小学版、中学版,采用再生纸印刷。幼儿园版以绘本形式呈现;小学版和中学版包含参观体验、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根据安排,今年9月起,宜昌市中小学每学年至少要学习2个主题的读本教学内容,每个主题不少于4课时;幼儿园每学期至少要学习1个主题的读本教学内容,至少参加2次生态实践活动。目前,各校都明确了《生态小公民》读本的首席教师和兼职教师。同时,宜昌市教育局还牵头组建了不同层级的生态环境专家宣讲团,定期进校园、进课堂,其中市级宣讲团成员达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