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承诺书背后的问题更值得深究
2018-11-05 07:25: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最近,针对群众举报,湖南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权籍调查科承诺:“杜绝开发商请客吃饭与办证速度挂钩”“杜绝交100元钱才能办证”“杜绝外出吃饭叫美女作陪”“上下班坚决不迟到早退”……
    出现在承诺书中的这些语句,使得承诺不像承诺,倒像在表现无厘头。作为一份出自科室的承诺书,既非红头文件,又非正式规定,当然不必苛责其文字水准,但应保持基本的规制。其后,涉事科长受到诫勉谈话,一点不冤枉。
    事件的核心问题,不在承诺书,而在承诺书的背后。就连该中心也承认,奇葩承诺书的出现说明群众向中心反映的一些情况有可能发生过。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这份奇葩承诺书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另类演绎。“此地无银”的“暗语”是此地有“银”;不搞“美女作陪”“交钱办证”……的潜台词,难道不是此风恰恰盛行吗?
    面对群众举报,难道不是应该闻风而动,及时调查公布事实吗?如果“美女作陪”“交钱办证”的问题坐实,足以说明相关人员的积习之深,问题性质之严重。那么,对于有问题嫌疑的科室,怎能让其毫不避嫌,自己给自己“体检”呢?
    这就难怪,权籍调查科会后不是认真对照检查,查找问题,而更像是交差应付,敷衍了事,从而导致网友关注和质疑。
    所以,这份奇葩承诺书,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缩影,或言“变种”。奇葩承诺书的产生,根子不在科室。只打科室的板子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够公平的。
    此事件的正确操作方式,本该是中心或者更高层级部门由上而下调查,严厉问责,打扫“庭院”,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待。
    原载于《钱江晚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