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只盯着价格的雪乡是没有出路的
2018-11-27 07:22: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热点热议
    去年,网红景点黑龙江雪乡接连被曝宰客,形象大跌。为挽回游客信心,今年雪乡进行整改,旅游产品由雪乡管委会统一定价,并承诺不宰客,明码标价,还拍摄了相关短视频进行传播。结果大家看到官方定价后,纷纷表示:贵到怀疑人生。(本报11月25日报道)

    去年的乱象,让雪乡背上了“雪是白的,心是黑的”坏名声。然而,从今年官方定价来看,雪乡景区对于“不宰客”三个字恐怕有什么误解。条件一般的旅社价格比一些五星级酒店还高,土豆丝28元一份、炒干豆腐38元一份……难怪央视发出灵魂诘问:明码标价就不算宰客了吗?
    如果说,当初商家宰客,还可以解释为行业野蛮生长,监管经验不足。现在官方一出手,不少游客的心彻底凉透了,这明摆着就是仗着自然资源,趁着旺季做一锤子买卖。管理部门都这样,还能指望商家有多规范?不过,明示高价也不是毫无意义,虽然在揽客方面无所作为,但在“赶客”上效果显著,网友估摸一算,一家三口玩转雪乡需要2万元,只能长叹一声:我也想去玩,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客观而论,为了消除负面影响,重振口碑,雪乡还是花了力气的,公示价格作为整改措施中的一环,初衷或许真不是为了宰客。最终引发质疑,只能说,定价的管理部门不接地气,不懂市场,暴露出“靠雪吃雪”的短视心态。一方面,不愿投入太多成本,去统一规划,实现业态升级;另一方面,又为虚名所累,想在身价上“高人一等”。所以,才陷入这种自以为是、进退两难的困境。
    在众多质疑中,不少去过的人,开始回忆成名之前的雪乡:雪景绝美壮观、民风热情淳朴、价格便宜合理、气氛温暖融洽……与如今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无限感慨。雪乡要走出“一开发旅游,人心就变坏”的怪圈,长久之计,当然是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游玩体验。但眼下,服务和配套尚未完善,唯有放下身段,回归初心,以质朴之心待客,用踏实态度经营,人心捂暖了,自然会有钱赚。如果眼睛总是只盯着价格,无视服务本身,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声音
    新华网:雪乡的明码标价,表面上看似乎是“公开透明”,但实际上却是“明码宰客”。
    东方网:雪乡景区所有的努力,都被一锤子买卖的思维砸了个支离破碎。
  绘图/刘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