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吴承恩故居里怎能喧宾夺主
2018-12-04 07:14: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徐汉雄

    有网友爆料,江苏淮安的吴承恩故居好像成了六小龄童故居,门口设置了许多六小龄童的画像和雕像,内部也有大量六小龄童、美猴王世家等展品,而吴承恩事迹及史料的陈列却相当少。当地表示,这些说法与事实有些不符。(据12月3日澎湃新闻网)

    当地介绍,吴承恩故居纪念馆中,六小龄童照片主要在美猴王世家艺术馆。但二者的密切关系,仍不免令人思考,吴承恩故居到底该如何安放,才可以匹配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实际上,吴承恩一生过得不顺,家贫无子,故居早被历史所湮灭,哪有什么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大宅保存到现在?这个故居是1982年为纪念吴承恩逝世四百周年所复建,的确也赶上了好时候。那一年《西游记》开拍,吴承恩也跟着走红。六小龄童成为吴承恩故居的座上宾,说白了,就是吴承恩搭台,六小龄童唱戏,以挣些旅游的银子。从商业角度或可理解,但从文化的角度看,则显得不伦不类。
    因为电视剧的火爆,孙悟空的角色深入人心,他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如果吴承恩故居里设孙悟空相关展馆,就冲淡了吴承恩故居的主题,反而只给游客留下“六小龄童展馆”的印象。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吴承恩故居里,除了笔下角色外,缺乏让人印象深刻的展品。
    联想到《西游记》火热的时候,多个地方争抢孙悟空故里。最后,山西娄烦“孙大圣故里”景区折腾了两年,投资六千万,只建成了一座接待中心。当地人士认为,即使景区建成,由于只有一个传说,没有出名的景点,也形不成旅游环境。专家说,名人故里如果没有真正吸引人、打动人的东西,那是不能长久的。
    对吴承恩故居来说,同样如此。其真正的生命力与魅力,在于挖掘、传承吴承恩本人的文化思想,而不是借六小龄童一时的名气炒短线。
    比如,莎士比亚故里,3万人的小镇,每年的游客可达50万人,镇里还保持着几百年前的生活方式,每天上演着莎翁笔下的戏剧。如果只是造一栋房子,摆个样子,忽略相关的文化推广,没有形成独特的文化魅力,名人故里又何以名扬四方。
    名人故里要讲好名人故事,吴承恩故居当然少不了《西游记》的元素,不是说不能打这个牌,恰恰要深入系统地研究与展示,拿出真正吸引人的东西,而不是拿六小龄童来扯大旗这么简单。

  声音
    网友“连鹏”:吴承恩只有《西游记》?《西游记》里只有孙悟空?
    网友“甘泉”:六小龄童太突出,遮盖了吴承恩的光芒。

  绘图/刘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