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全国首例!医生用MR技术眼内“拆弹”
2018-12-11 07:16: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图为:医生戴着MR眼镜为患者手术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迅通讯员刘坤维

    医生戴上“混合现实”MR眼镜,让医生做手术如看“透明人”。如今,“混合现实”技术在武汉协和医院再次“大展拳脚”。上周,该院眼科专家通过该技术,精准定位患者眼眶内的巨大肿瘤,彻底切除且丝毫不伤周围重要神经、组织。这是全国首例运用“混合现实”技术定位眼眶内巨大肿瘤并精确切除的手术。
    目前,患者从术前的无任何光感,已恢复了部分视力,今日可康复出院。

    眼内长出巨大肿瘤失明

    52岁的金女士是孝感应城人,在老家开了家五金店。2年前,金女士感觉左眼有胀感,但因视力没受影响,便没太在意。直到半年前,金女士视力急剧下降,眼球也变得异常突出,她这才到武汉协和医院眼科就诊。
    该科副主任医师陈宏接诊发现,金女士左眼球突出近1厘米,且已没有任何光感。通过眼眶CT及磁共振发现,其左眼眶内有一个肿块,横截面积达32.8×22.6毫米,比眼球还大。“这么大的眼眶肿瘤,需尽快手术切除。”该院眼科主任张明昌教授说,眼眶是一个四棱锥状不规则结构,解剖结构复杂,狭小的空间包含眼球、血管、神经、肌肉等重要结构,全靠眼科医生通过影像检查获取病灶信息后,凭借经验在大脑中“想象”还原。像金女士的眼眶肿瘤,部位与副鼻窦、颅脑紧密相邻,手术风险很高。
    经讨论,专家决定引入国际最先进的“混合现实”MR技术,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模拟出肿瘤的全息影像。患者戴上MR眼镜,在医生解说下,眼前如同3D数字“复制品”,可360度看到肿瘤、血管、肌肉、神经等组织,对自己的具体情况、手术方案有了直观了解。

    专家手术如看“透明人”

    12月4日,该院眼科主任张明昌、陈宏及其团队戴上MR眼镜,将患者虚拟的3D数字模型与病灶重叠在一起,医生眼前好像一片高维度“透视区”,做手术如看透明人,眼球、肿瘤组织、眼肌、骨壁之间的关系都精准还原。
    利用全息影像,专家们通过缩放、旋转、移动模拟影像,精准快速定位肿瘤组织,彻底清除肿瘤,并最大限度保留眼眶正常的功能性组织,并避免对大血管、眼肌左眼视力造成损伤。目前,患者已从术前无光感恢复了部分视力,且还在继续好转中。
    陈宏介绍,以往此类复杂巨大肿瘤手术时间一般在3小时左右,结合混合现实技术之后,虽然术前准备步骤增多,但手术时间较以往节省了近一半,病人创伤、感染风险降到最低。
    张明昌主任说,“混合现实”技术在保证创伤最小基础上,使得病灶结构最大化暴露,有透明组织器官的效果。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均得以提升,提高了手术效率,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