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要有效 就该多问责
2018-12-25 07:19: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12月20日,仙桃市举行全媒体电视问政。中途,仙桃市委书记给主持人递上一张小纸条——“不要搞大话、空话、套话,离题万里,令人生气”。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21日下午,认证信息为“仙桃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公众号“沔水清风”发布通报,6单位7人停职待查。(据12月22日湖北日报微信号)
    一些地方的电视问政的确出现了形式化倾向。有的大家捧起剧本,你来我往,看上去火药味浓,话语铿锵,但都是放空炮;有的问得犀利迫切,但答得逃避推诿,明明问的是不足,官员却趁机说成绩。此前,就有网友总结了电视问政经典套话,诸如“还不清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明天去看看”等,听来犹如拳头打在棉花上。
    市委书记及时递上小纸条,叫停这些推来踢去的表演,让问政精准起来,尖锐起来,真实起来。如果在这样的场合用话术,玩套路,问政将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失去根本意义,伤害群众信任。因此,要让电视问政真正发挥为民请命、互动连通的平台功能,就必须挤出虚假的泡沫,在有限的时间里,问出症结,问出责任,问出办法。这时候,及时出现的小纸条就是很好的警示,让参与问政的各方,警惕形式主义,警惕懒政怠政,问出根源,答中要害。
    当然,小纸条本身并没有多大威力,真正形成震慑力的,是背后的问责力度。6单位7人停职的果断处理,比问政现场小纸条更有分量,也将台上的揭露问题和台下的解决问题,紧密连接起来。这也更加说明,只有让问责成为问政不可或缺的环节,找准问题之后,追根溯源,一查到底,才能戳穿套路,取得以一儆百的效果。进而从曝光和解决单个问题,推进到剖析问题根源,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
    对于电视问政而言,大家最想看到的,不是激烈的争辩、脸红的官员,尴尬的场面,而是一桩桩违规之举被处罚,一个个民生痛点被化解,一个个制度漏洞被堵上,一项项规则措施被建立。如果有一天,百事无忧,无政可问,那才是真的让百姓幸福,让群众满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