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维修人员修理单车
楚天都市报记者胡勇谋通讯员向怡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凄风苦雨的冬天,谁不想快点回家?出了地铁站,身边就有一辆共享单车,太方便了!愉快扫码的你可曾想过,为何这辆单车刚好就出现在自己上下班经过的地方?现在为啥碰到的坏车越来越少,共享单车维修过程是怎样的?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远程诊断发现病灶
急急忙忙要上班,扫码一看却发现是一辆坏的共享自行车,这样的情形不少人都遇到过。那么,哈啰单车是如何降低坏车率?运维人员又是如何知道哪辆车坏了?
哈啰出行相关人士介绍,哈啰单车其实“身怀绝技”:配备有智能锁,拥有GPS、北斗、基站、蓝牙四重定位,双向通信,实现精准定位。事实上,智能化大数据管理,已是哈啰单车日常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一辆哈啰单车车锁上的智能芯片,不仅能完成扫码开锁骑行计费等功能,也能向公司后台发送单车所在的位置、是否有损坏等。这样,这辆车一旦“生病”,就能被后台及时发现,并通过定位收回后及时维修。
发现坏车,是哈啰单车“医生们”最擅长的事,“我们首先是发现坏车,同时,更多的工作是对受损的单车进行数据分析,把结果统计上传,从而帮助公司更好地优化产品。”哈啰单车维修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维修工具不仅有锤子、钳子、扳手等,更重要的是电脑、智能手机。”
大量车被故意破坏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光谷群英路附近的一处哈啰单车维修点,巨大的厂房式仓库里,500多辆单车停放在这里待修,15名修车师傅正在忙碌着。
修车师傅陈显富说,送修的单车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正常磨损,一类是不当骑行导致损坏,另外一类就是被人故意损坏。总体而言,正常磨损的比例最少。“待修车进来后,需先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知道这辆车是什么症状,需要修复、更换什么部位。”“我们每人每天要修50辆车左右!”陈师傅说,修一辆最少需要10分钟,最久的需要50分钟。比较难修理的是破坏电子锁和私加车锁,有些是车轮变形、钢丝断了、座垫被人用刀割了、二维码被烫坏了……还有些单车已经修不好了,只能报废拆解后绿色回收。
还有的单车车篓底部被小广告盖住了,车篓底部是块太阳能板,遮住之后就无法充电,没电后单车就无法扫码开锁。幸好在没电前几秒钟,哈啰单车会向后台发回自己的定位,方便单车“医生”找到它。
运维人员日夜奔波
“哪里需要车,我们就去哪。”哈啰出行仓库运维相关负责人历广庆说,每天早晚高峰,是哈啰单车调度员最忙碌的时刻。闲置车辆调度、乱停乱摆车辆归位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哈啰出行自主研发了大数据平台”哈勃系统”,实现单车远程管理维护调度,车辆使用及停放信息,运维员们一目了然。
16时许,位于光谷群英路的哈啰单车维修仓库前,依维柯商务货车多了起来,几名师傅将20多辆哈啰单车装上车,16时30分,张大元师傅开车出发,17时15分到达地铁2号线广埠屯站D出口投放。这里的单车需求量每天都很大,二三十辆车一个小时之内都会被骑走。像这样的潮汐式需求点,在武汉三镇很多很多。
按照武汉城市管理的需要,单车管理要求做到10分钟响应,30分钟内从禁停区清走。按照这一要求,大量的哈啰单车运维员活跃在街头,日夜奔波,将单车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寒冬里,运维员顶着寒风,为了骑行者能享受便捷四处奔波,每个骑车者,也请一起接力,拒绝破坏,文明用车,共享出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