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芦映红主任正在给冉冉复查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曼英通讯员周建跃温红蕾黄洁莹)1岁半正是宝宝学会走路、探索世界的时候。可来自红安的冉冉(化名)却因腹部有个巨大的恶性肿瘤,开始了她的“抗癌路”。昨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内,冉冉扛过手术取瘤及6期化疗后,终于阶段性地战胜了癌症。
2017年6月,冉冉出生后,成为父母和姐姐宠爱的宝贝。去年10月,冉冉常常肚子疼,吃饱时肚子更硬得像块石头。10月底,父母带她去县城的医院看病,CT检查发现她肚子里有个大包块,当地医院不敢收治,建议她转诊到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伊凡接诊了冉冉,经过检查发现,她肚子的包块像哑铃一样,有两个成人的拳头般大小,占满了整个腹腔。外科邀请了儿童血液内科、病理科、影像科专家会诊,高度怀疑这个包块是个神经母细胞瘤。
去年11月2日,不到1岁半的冉冉开始了漫长的抗癌之路。张伊凡为冉冉做了开腹手术,由于腹部脏器被包块挤压粘连严重,瘤块还跟胰腺和大血管挨在一起,所以手术难度很大。医生们仔细地将这个包块完整剔除,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外科手术后,等待冉冉的还有内科化疗。“孩子的化疗跟成人一样,非常难熬。”省妇幼保健院儿童血液内科主任芦映红说,起初看到冉冉时,她也很心疼。她和同事们把冉冉安置在特制的层流床里,并制定了精细周全的化疗方案,护士长许丽萍亲自组织护理,实施化疗。前两期化疗,冉冉安全顺利度过。但第三期化疗后,冉冉开始发高烧,芦映红和许丽萍时刻关注,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及时的抗感染对症治疗,冉冉的高烧终于退去。“我们都知道化疗很难受,但冉冉无论是手术还是化疗都没怎么哭,精神状态也一直挺好。这个过程里,不仅是我们在给她治病,她也给了医护和家长非常大的鼓励。”芦映红说,一期期化疗扛下来,冉冉跟医生护士已像亲人般熟悉。第四期化疗恰逢春节前,淳朴的冉冉父母还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一袋自家种的花生表达谢意。作为春节回礼,芦映红也给冉冉准备了一套漂亮的新衣服。
昨日,第六期化疗结束,冉冉全程无并发症,化疗评估结果较好,影像学检查中已经看不到肿瘤残留,骨髓里也未见肿瘤细胞。这个1岁半的小姑娘终于阶段性地战胜了癌症,周末便可以出院回家了,之后还有两期化疗、半年的药物治疗和五年随访。医生们都期待着,这个勇敢的小姑娘能顺利完成治疗,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