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钱紧频频上演 2014年周期性钱紧或成常态
2013-12-30 16:03:54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于12月中旬以来不断攀升的货币市场利率终于在年底前一周开始掉头向下。数据显示,Shibor七天期拆借利率在12月23日突破8.8430%的半年高点后,目前已连续五天下行。

银行流动性紧张是否将在明年成为常态?监管部门又将如何出招化解?种种疑问盘桓在市场上方。

月末“钱紧”频频上演

数据显示,继6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升至13.44%的年内高点后,每到月末,货币市场各期限利率水平均有所上扬,在12月下旬的头几天,这一利率水平更是一路飙升,向年内次高发起冲击。“利率走势起起伏伏的背后,是银行资金的周期性紧张局面。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众多,其中既有月末资金需求较大等季节性因素,也有央行收紧流动性、同业市场疯狂拆借等偶发性因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据介绍,银行按期上缴准备金、应对监管要求、存款搬家现象月末升温等原因,是银行“钱紧”的季节性因素。而银行资金紧张的偶发性因素则包括:央行超预期暂停逆回购操作、财政放款进度慢于预期、同业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跨境资本在某些时段出现外流等。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银行资金月末钱紧的局面在最近几年一直频频上演。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构成银行资金周期性紧张的原因中,偶发性因素明显增多。

“周期性紧张”或成常态

专家认为,受央行货币调控“去杠杆”的开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难有明显改观、外部资金大进大出等因素影响,明年银行资金的周期性紧张现象或将成为常态。

“只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央行货币调控继续强化降杠杆和去产能的大方向,那么未来每逢月末或季末时点,‘钱紧’就极可能再度出现。”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蔡宏波认为。

种种迹象显示,从今年下半年起,“降杠杆”已成为央行货币调控的一大思路。12月份以来,央行连续两周暂停了逆回购操作,停止向市场投放流动性。24日虽重启了逆回购,但该操作已由以往的“一周双次”改为“一周单次”,传递出的“紧平衡”信号不言而喻。

而作为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来源,随着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外部跨境资金明年的波动幅度也将加大。

多管齐下化解潜在引爆点

利率的周期性飙升和银行资金的周期性紧张,业已影响到银行机构及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央行日前即表示,为防止金融部门出现过度加杠杆和顺周期波动,有必要进一步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强化流动性管理和价格型调控机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最近两年以来,我国银行同业业务逆风狂飙,已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引爆点。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学者张明的测算,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同业资产已由2010年底的5万亿元蹿升至目前的18万亿元。同业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则由2010年的8%上升至2012年的12%,其中有些股份制银行已经超过25%。

据悉,有望于明年2月起执行的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将对把信贷业务伪装为同业资产的做法进行严厉监管,这将有望熨平货币市场利率的大起大落、缓解银行资金周期性紧张的局面。

目前发生的资金周期性紧张现象或将倒逼我国商业银行主动降低杠杆率、进行业务的优化与调整。“商业银行将逐渐认识到,央行不会像以往那样每当市场一喊渴就给予流动性支持。这会迫使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调整业务结构、降低金融杠杆。”蔡宏波认为。(据新华社电)

(本文来源:楚天金报 )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