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88个试点项目完工!武汉将全面推行海绵城市建设
楚天都市报3月30日讯今日,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武汉已实施青山、汉阳四新示范区海绵化改造项目共计288项,已基本全部完工。
海绵城市主要是与雨水打交道,有效消纳和利用雨水。2016年,武汉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之一,主要项目在青山示范区和汉阳四新示范区。据统计,截至目前,武汉市已实施青山、汉阳四新示范区海绵化改造项目共计288项,已基本全部完工,建设面积38.50平方公里。
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如何呢?此次会议承办方中冶南方海绵城市设计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光谷最大海绵社区公园——韵湖公园,其原本为低洼鱼塘,且大多是荒地。经海绵化改造后,建设2.5公里的环湖绿道,大部分为水体和绿地,园路、广场、绿道都是透水铺装,随处可见下沉式绿地、导水沟,还有几处雨水花园,整个水面扩至7.3万平方米,绿地8.4万平方米,占公园面积近8成,让周边10余个小区近10万居民受益。
去年,由中冶南方设计建设的韵湖公园作为武汉市海绵城市类唯一代表项目,惊艳亮相北京“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除一批亮点工程之外,中冶南方已经取得海绵城市领域38项专利,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发项目、武汉市海绵城市机制创新研发项目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完成多个海绵城市项目。
会上,中冶南方海绵城市设计院、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青山区海管站、长江科学院等6家单位的嘉宾做了主题演讲,涵盖了海绵城市的理论研究、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青山区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网建设站负责人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施工难度大,源头上需因地制宜。
据悉,接下来,武汉海绵城市将迎来国家验收,海绵城市建设也将在全市层面铺开,主要从城市水系、管渠、绿地、市政道路、小区公建等五大方面进行,计划至2020年,20%的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