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参与全方位 护湖无死角
2018-04-04 22:03: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汤炜玮 通讯员 黄金波

4月3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的2017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出炉,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2010年发起,2016年11月正式注册成立。8年来,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万名志愿者,年龄最大的有73岁,最小的才11岁;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200余次。

做独立调查 获一手数据

从3月5日到3月9日,武汉市内巡司河、夹套河、杨园临江明沟、幸福二路明渠等11条水体迎来了志愿者协会的“复查”。

志愿者协会全面巡查,检测水质,查看河岸及水体中有无污染物,记录水质变化、水体面积变化、水体走势等,与历史记录进行对比,确定是否有改善。

志愿者张淑倩最先到的是巡司河(白沙洲街段),伴随着雨后清新的空气,飘来的却是一股刺鼻的腥臭味。“河岸两侧都有施工,河岸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比较多,岸边‘爱护河道环境,禁止乱扔垃圾’标示牌受到破坏。”张淑倩一一记录在案。

随后几天,志愿者又走访了夹套河、幸福二路明渠……

3月9日,走完11条河中的最后两条——江夏区文化大道金鞭港和新洲区的鄢家湖。金鞭港岸边施工迹象明显,河水略显浑浊,但无刺激性气味。鄢家湖水体有异味,岸边有施工,透明度也不算很高。

“对比之前的走河记录,这些黑臭水体,有的变好了,比如东杨港、青山港、金鞭港;有的变差了,比如沙湖港、秀湖名渠;其它的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总的来看,这些水体依旧需要持续关注和治理。”志愿者张淑倩说,不定期独立调查,让我们总能获取第一手数据,督促政府机关更好履职。

搭沟通桥梁 解护湖疑惑

3月14日,一位志愿者在爱我百湖QQ群中反映:东湖风景区武汉植物园到磨山方向,有一片湖被填,听说被用来建停车场。

协会工作人员马上询问疑似填湖的具体位置。

3月15日,志愿者来到疑似填湖地点,现场拍照,并将定位发到群中。

收到志愿者发送的具体点位,爱我百湖的工作人员马上与东湖风景区的相关负责人联系,商定第二天到现场查看。

3月16日上午九点半,爱我百湖工作人员、志愿者、东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以及施工方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到达疑似填湖点。

一片水域已干涸,且在施工。

“这里不是填湖,是还湖!”东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解释。“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区域,以前是鱼塘,后来被征用了。东湖绿道二期工程规划建设,要求把被占的水域面积补回来。这一片就是绿道二期工程中还湖的区域。现在是清淤,然后按要求恢复水位,与大湖连通。”

施工方负责人表示:绿道二期工程中占用水域的公共设施,都按照规定在另外的地方把占用的面积补回来,这片区域只是还湖区域中的一个。

武汉爱我百湖有关负责人说,民间关心湖泊的人很多,但是缺乏沟通的途径,爱我百湖协会搭建起沟通、互动的桥梁,把公众参与落到实处。

议规划听证 说百姓心声

3月23日上午,中建十一局修地铁占用晒湖西北角235平米地听证会现场,地铁集团先围堰再还湖的方案引起热议。

建设方通过PPT演示,将方案信息全面、客观地向大家展示。

志愿者、专家学者,了解情况后,一一发问。

“你们有没有做好给排水和水利规划,施工中的排水会不会影响湖泊?”

“还湖面积会不会减少?”

“晒湖正在进行生态修复,修复完了你们工程还在继续,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建设方一一给予详细解释、正面回应……

经过近2个小时的讨论,志愿者们心中的疑虑被打消,方案通过。

除了环保和水务等部门,随着“爱我百湖”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意识到公众参与的意义,就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规划、建设方案,事前或事中召开座谈会和听证会,加强与公众的互动。

志愿者郭艳敏说,希望以后有更多更专业的志愿者参与座谈会和听证会,能更准确地表达百姓的心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