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杨洪霞 杨蓉
“村民们请注意,‘空中课堂’开讲了!”4月5日一大早,十堰市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山坡上,200多名干部群众正在栽核桃树,村里广播传出村支书卢丛信的声音,“我们种的是晚实核桃,请大家一定按照事先挖好的窝子栽,每亩27株,不能少也不能多……”
村民邹景斌拿起一株树苗,问身边的乡干部林礼森:“啥叫晚实核桃?”林礼森回答:“核桃分晚实和早实两大类。早实核桃三年挂果,晚实核桃大概需要六七年。”“那咱们为啥不种早实核桃?”邹景斌接着问。林礼森刚想说话,广播里卢丛信已在回答这个问题:“咱们村的地比较‘薄’,如果种早实核桃,地肥、管护跟不上。晚实核桃更耐活,对浇水施肥的要求没那么高……”邹景斌一听高兴了:“这么一解释,我就明白了。”
广播里,卢丛信还在讲述村里的发展规划:“今年,村里要流转600亩地种铁扫帚,合作社跟大伙签合同,保底收购。乡村振兴,是要让农民富起来,我们村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正给树苗浇水的村民陈艳说,以前种苞谷、洋芋,一亩地满打满算收入800元,现在种茶、栽果树,收入是以前的十倍,“这些都是从大喇叭里听来的,卢书记算的账,我们边干活边听。”
帮群众算好“经济账”、画好“路线图”,鼓励发展产业,是当前农村政策宣讲的重要课题。郧西县在全县18个乡镇(场、区)所有行政村搭建起“空中课堂”,线上以“郧西之声”广播为载体,每天早中晚定时播报政策热点,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惠农政策解读,线下由县、乡、村干部进村入户,面对面摸情况、出对策。
前几天,有村民提出想养马头山羊,卢丛信请来县畜牧局技术员,在广播里传授养殖技术。“把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讲清楚,才能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群众干活有激情。”卢丛信说,广播里还播放邻里和谐、孝敬老人、诚实守信等好人好事,弘扬良好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