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咸宁8村民"托关系"办精神残疾证套补贴 两涉事医生受处理
湖北日报讯为套取补贴,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曾铺村8名村民竟“托关系”办理了重度精神类残疾证。5月3日,咸宁市纪委监委表示,正在对这一案件进行深挖。
今年初,咸宁市纪委监委接到举报,称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间,曾铺村有一批“正常人”办理了残疾人证,套取国家补贴。办案人员迅速展开调查,发现该村周细珍等8名日常行为正常的村民办理了精神类2级残疾人证,并从2017年元月开始领取每人每月100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残疾人证是如何顺利办出的?
发证单位咸宁市咸安区残联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患者病历显示有一年以上的病史,经治疗仍没有痊愈的,可开具委托书受理。患者拿到委托书后,需到指定医院确定病情。受委托单位——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给出的《精神残疾评定流程》显示:患者和家属(或者代办者)携带材料到精卫办就诊,精卫办安排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安排两名测评医生做出残疾等级评定。
然而,主持评定的医生王磊刚及退休医生郑忠烈仅仅根据家属的描述就进行了评判。最后,这些评定经过区、市两级残联审核,村民们领到了残疾人证。
目前,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已取消王磊刚、郑忠烈的精神残疾评定资格。咸宁市残联正在进行核实整改。咸宁市卫计委表示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举一反三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