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回汉3年仍难倒时差,德籍华侨天天熬夜突发心梗
楚天都市报5月9日讯德籍华侨在国外生活30年,回汉创业三年,仍然时差难倒,天天熬夜,不到转钟不休息,没想到竟诱发了急性心梗险些丢命。
57岁的李先生曾在德国居住30年,一直从事大学教育研究,习惯早睡早起的他每天夜里8点入睡,第二天凌晨3、4点就醒来。随着年龄增长,李先生每天睡4、5个小时便觉足够,这种睡眠习惯也延续至今。3年前,他回汉创业,由于事业压力大又难倒时差,李先生每天仍按德国时间,工作到凌晨2点入睡,特别是近一年来,因工作他放弃了游泳、健身等体育锻炼。虽事业步入正轨,但体型也改变不少,李先生不仅体重增加了,还长出了“啤酒肚”。
6日凌晨4点,侧躺在床上的李先生被胸口一阵闷胀感憋醒,虽及时调整了卧位,但不适感依旧,还出现了头晕。他起初以为是劳累所致,就干脆在家休息了两天。哪知症状并没有减轻,8日上午,李先生开始感觉喘不过气,甚至出现了低烧症状。吓出一身冷汗的他赶紧来到附近的长江航运总医院看病。经急诊检查结合其病情、病史,李先生被确诊为右侧冠状动脉堵塞而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
“既没有基础病史、也没有家族遗传?怎么好端端就心脏有问题呢?”家属都觉得很奇怪。该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吴兴安副主任解释,随着年龄增大、饮食、习惯的影响,会让人体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产生粥样硬化。由于患者曾久居国外,身体适应了当地的作息时间,回国后因时差其生物钟难以调整正常,加上长期熬夜、晚睡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缺乏运动的心肺功能也随之减弱,这些诱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以至其心脏右侧冠状动脉全部堵塞,产生胸闷、头昏等急性症状。目前,患者心脏供血仅靠左侧冠状动脉代偿,当务之急,便是要尽快疏通堵塞动脉,以免症状持续加重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通过胸痛绿色通道,吴兴安及其团队紧急为李先生实施了心脏血管介入微创治疗,成功在其右侧冠状中段植入一枚支架。术后,李先生的胸闷、头昏等症状消失。
吴兴安建议,心梗因其发病急、致死率高被视作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尤其是年龄超过55岁并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每年进行一次心血管常规体检。日常一定要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劳、突然的寒冷刺激等,坚持适量运动,吴兴安提醒,一旦出现胸闷、心悸、颈肩发木发僵、疲劳、肢体活动障碍等表现,要引起高度重视,这可能是心梗的征兆,最好尽快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