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排查5800多家社会组织, “僵尸型”组织将被清理
楚天都市报5月9日讯从本月开始,武汉市正式开展自200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组织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共涉及已在武汉注册的5800多家社会组织。对2016年以来连续两年未按规定参加年检和长期未开展活动的“僵尸型”社会组织,将依法依程序予以撤销。
长期未开展活动“僵尸型”社会组织将予以撤销
此次社会组织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共涉及十个方面内容。严格登记审查。对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工作开展自查清理,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审批要件不全、一业多会、发起人或拟任负责人资格审查不严、名称与业务范围不符、超地域范围活动、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未征询行业主管部门意见、慈善组织认定资质不符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把登记入口关。
目前,2017年度市级社会组织年检工作也已启动,今年8月31日后,年检网上系统自动关闭,登记管理机关不再受理2017年度检查事项。按照相关规定,逾期未参加年检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依法作出处理。
开展年度检查。重点检查社会组织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情况、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履行登记备案情况、换届情况、党组织建设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等,相应给予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年检结论,对不合格的社会组织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
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已登记的社会组织超章程、超地域开展活动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清理2016年以来连续两年未按规定参加年检和长期未开展活动的“僵尸型”社会组织,依法依程序开展撤销登记。
打击非法组织 查处乱收费行为
专项行动提出,打击非法组织。重点打击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活动的组织、筹备期间开展筹备以外活动的社会组织,以及未经登记、备案,擅自在境内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等境外非政府组织,集中取缔一批非法社会组织,查处一批利用非法社会组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
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大赛、孵化园建设等财政资金的监管,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法人离任和清算的社会组织、脱钩的行业协会商会、被投诉举报列入重点监管等社会组织进行财务检查,加强社会团体会费票据管理,发现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问题严重的移交相关部门审查。
规范涉企收费。检查社会团体是否存在违规开展活动、乱收费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信用中国”网站的“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信息公示系统”,集中公示并定期更新收费项目、收费性质、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及依据等信息,建立收费信息主动公开长效机制。
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
专项行动还提出,加快推进第三批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严格执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和规范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问题等相关文件规定,从严规范公务员兼任社会组织职务行为。
武汉市还将完善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实现信息共享,建立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加强与其他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