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兴山发现8亿年前石墨矿 新矿区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
2018-06-01 08:27: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珞 通讯员 张宏福 郑漾

石墨矿区,生成于8亿年前!这是省地质局第七大队在兴山县的新发现。

这是该队继上世纪80年代发现东冲河矿区后的第二次发现,新矿区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

石墨,就是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一块钢板,涂上石墨材料可以30年不生锈。除了传统的石墨建材,眼下炙手可热的“明星新材料”石墨烯,更使石墨矿成为热门矿种,受到市场追捧。

这次新发现的石墨矿区在兴山县马粮坪村,与东冲河矿区同属水月寺镇,相距十几公里。5月3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新矿区探访。

2017年年底,省地质第七大队根据历史资料,以及现场勘查,发现马粮坪村地质构造与东冲河矿区有类似之处,就在山间四处采样,20天不到就找到石墨矿。据实验室测定,这里的石墨矿是8亿年生成的,与世界上目前找到最古老的石墨年龄相当。

七大队地勘院院长李方会说,石墨矿通常产于变质岩中,是煤或碳质岩石(或沉积物)受到区域变质作用或岩浆侵入后形成的。一般来说,石墨形成时间越久越好,2亿年前形成的石墨,还只是相当于煤炭。

让专家们兴奋的是,兴山县的石墨为大鳞片状,品位较高,适合加工成高纯石墨、高碳石墨、石墨烯等,附加值高。

新矿区域有多少石墨矿?这是地质队眼下正在破解的问题。

5月30日,粮坪村下着小雨。七大队驻马粮坪村石墨项目负责人杨博带着记者进入矿区,他指着山下“探槽”说:“这里就有石墨矿。”

杨博用地质锤连续敲击槽坡上的土壤,黄色土壤落下,露出乌黑色石块。他拿起一块石头,手上留下黑色的印记。他说:“污手,是石墨的特征。”

宽约80厘米、深30厘米左右的“探槽”,从山脚向上延伸50米。除杨博敲击的那一层岩石有石墨矿之外,沿着“探槽”向上40多米处,还发现一层石墨矿。

“这就是地质人找矿的方式,叫做‘槽探’,‘槽探’是动词,而‘探槽’是名词。”李方会像说绕口令一样介绍。

雨越下越大。杨博说,初步探明,下面一层石墨矿层厚度为2米到3米,沿着山体长约2300米,石墨含量2%到5.35%。这种含量算是平均水平,在兴山县还发现含量9%的石墨矿。

看上去找石墨矿并不难,其实不然。李方会说,这有赖于过去几十年的地质资料和前期工作。该队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通过化学探矿的方式,发现兴山可能有石墨矿。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普查和详查,找到东冲河矿区。但当时的石墨产品以铅笔芯、石墨干锅等附加值不高的产品为主,未能引起重视。

而石墨烯的兴起,让兴山看到了机遇。两年前,专家在认真研究后预测:兴山县石墨矿储量约1亿吨,占全球石墨资源储量1/40,资源含量在湖北独一无二,兴山县据此提出打造“百亿石墨产业”。

李方会透露,有望在矿区周边找到更多的石墨矿产资源。眼下,地质队正准备在矿区打钻,以准确预测资源含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