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春保 通讯员 陆兴刚
我,一颗桃,名叫“中桃9号”。
我来自孝感市孝南区西河镇道店村六悦红桃园。孝南,早蜜桃主产区,现有桃园面积5万亩,年产量近8万吨。
我的主人王君三,一个与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从孝南农业局退休后,创办了六悦红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西河镇道店村、郑林村、李祠村流转700多亩荒岗地种桃。
6月15日,我与主人分别,与最后一批同伴登上大货车,前往北京、上海。新主人是杰鹏水果商贸公司老板白福志,他从全国各地采购名优水果,直供1000多家商超。
太高兴了!我终于熬出了头,不再看市场脸色,不再担心被弃若垃圾,不再担心背上“果贱伤农”的骂名……
从“大路货”到“名特优”,我是如何逆袭的呢?
有一个好基因
我的家族庞大。度娘说,全世界的桃有3000多个品种,国内有800多个品种。
不单如此,我们家族更新的速度也很快,每年都有不少新面孔出现。如果你想做我们的主人,就得随时关注我们的变化,不然你就“LOW”了。
这几年,“鲜桃滞销”的新闻层出不穷。其实真的不怪消费者,想一想你有多长时间没更新品种了?你不能指望一个老态龙钟的人去闯市场!
不同时代,人们对我们的要求也不相同。早期,人们对我们的要求是“早熟,个大,产量高”,现在,人们要求苛刻了,讲究的是“绿色”“有机”“口味”。从“量”到“质”的追求,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就拿我来说,我出生于2012年,生身之地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我的基因很好,有“中国第一桃”之称。其实我的产量并不高,但有一个最突出特点是“SH肉质”,不变软,耐贮运,可留树1个月,采后常温下可存放7天左右。
我的主人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别人买一棵桃树苗只需3元到5元,他却甘愿付出10倍代价。他认为这个钱花得值:“品种不对,再努力也是白费。”
精细化生长
我不是主人唯一的“宝贝”,他的果园栽种了20多个品种的桃子。
他对我们的成长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我们“扎堆上市,相爱相杀”。比如,主人种植了80亩“春蜜”,5月20日左右上市,比枣阳早熟桃要早7天到10天;6月7日左右,轮到我闪亮登场时,枣阳的桃子已近尾声,江苏的桃子还未上市。
紧盯市场,错峰上市,让我面对激烈竞争时多了几分淡定。
不单如此,主人对一棵树保留多少根枝条、一根枝条挂多少果,也做了精心安排。
一棵树保留60根左右的枝条,枝壮果自大;
生长季疏3次果,15公分左右的枝条,只保留1个果;15公分到25公分左右的枝条,保留2个果;25公分以上的枝条,保留3个果。一棵丰产期的桃树理想状况就是“60根枝条,1200个果”,是不是很精细?
一根枝条挂两三个果,环境宽松,营养充足,我们自然铆着劲长,八成长到了4两以上。4两!这可是成为名优果的一个硬杠杠。
破天荒“穿上衣服”
能够成为名优果,还得感谢我遇到的另一个贵人——杰鹏水果商贸公司老板白福志。他做水果生意多年,常年在全国各地寻访采购名优水果。
5年前,他慕名来到孝南,寻访理想的早蜜桃。他还向种植户推广“水果套袋”技术,提升蜜桃品质,却没人感兴趣。在桃农看来,桃子是“大路货”水果,想赚钱就得薄利多销,犯不着费功夫、瞎折腾。
今年3月,我的主人遇到了白福志。白老板再次向他建议,使用套袋技术,给我们“穿衣服”。
从4月28日到5月10日,主人用近半个月时间为我们穿上了衣服。
代价不小。高峰期,为我们穿衣服的有40多人。一个袋子,8分钱;套一个袋子,人工费6分钱。最终折算,仅此一项,每斤鲜桃的成本价就高出了0.4元。
好处也不少。有“衣服”保护,病虫害少了;不再与农药直接接触,污染小了;不再受风吹雨打,品相好了。
6月初,我终于成熟了。白老板赶来为我做了体检,重4两,甜度12,品相细腻,完全符合名优果标准。
主人也很高兴,这一“宝”押对了。论产量,他的果园每亩1500斤,比别的果园低了500—1000斤;但论效益,他种的桃每斤售价3.8元,创下孝南早熟桃的价格纪录,比其它果园的桃子价格高出了2倍多。更可喜的是,就在别人为桃子销售发愁的时候,他的桃子短短一个星期就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