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室外工作9个半小时 50岁女护士高温下街头驻守
2018-08-02 11:03:00 来源:武汉血液中心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护士,他们无论严寒酷暑,都必须头顶烈日在街头驻守。连续18天,武汉处于“烧烤”模式,高温连续时间将接近历史极值,室外温度最高时已经超过50℃。记者走上街头,和这群特殊的“街头驻守护士”一起,体验了一把高温下的工作。

“您好,有参加过无偿献血吗?欢迎了解一下,可以帮助他人,自己的直系亲属也可免费用血……”8月1日上午10:00,太阳已经有些灼眼,晒在身上有些火辣,中山公园采血屋50岁的护士周艳琴走上街头,递出了第一份无偿献血宣传单。“我们献血屋早上9:30上班,需要先将户外帐篷搭好,然后把工作的设备、宣传单和礼品都搬出来,准备就绪之后,就会开始发宣传单。”周艳琴说,发宣传单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是让广大市民了解并参与无偿献血最直接的方式。据周艳琴介绍,递出去100张宣传单,只有40个人会接,真正参与无偿献血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人,甚至一个都没有。“只要接了宣传单,就能了解无偿献血,今后就可能会来献。”周艳琴说,没有人献血的时候,她们就会走上街头发宣传单,点上三个工作人员平均一天会发出去一千多张宣传单。“有的时候也会被驱赶。”周艳琴说,她们发传单的安全区域仅限于帐篷周围1米范围之内,有时候看到武广或者地铁站门口人多,想过去发一点宣传单,都会被驱赶,即便这是一项公益事业。

早上10:56分,50岁的陈先生接到宣传单后决定参加献血,周艳琴赶紧为他准备了饮料,带领他到空调房内体检,合格后采血,并叮嘱他各种注意事项。陈先生说,原本不准备接宣传单的,看到周艳琴年龄和自己相仿的样子,在街头烈日下发传单不容易,所以接了,稍微了解了一下就决定献血了。临走,陈先生提醒周艳琴也注意防暑降温。送走了志愿者,周艳琴进屋一口气喝了半杯凉白开,她说,早上稍微凉快点,她喝水少一些,到了中午,出门站10分钟身上就会湿透,基本15分钟就会喝一次水,以550ML农夫山泉的量换算,每天要喝6.5瓶矿泉水。记者注意到,除开喝水,站点护士基本是在室外工作1个小时才会轮换进屋休息15分钟,中午也正常工作,没有午休。中午两个小时里,她们为三名志愿者采了血,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为45℃,此时,护士们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几次。周艳琴称:“我们再热都不怕,就怕天热街上没有人,采血少,医院需要用血的都是急重症病人,血不能断。”

到下午两点,总共有五名志愿者参与了献血,“今天周三,加上高温,室外基本没什么人。”周艳琴说,像今年这样持续高温的情况很少见,夏季本来就是采血淡季,这样的高温天,更难采到血,但是临床用血需求并没有淡季一说,供需的不平衡让她们很有压力。说着,周艳琴开始拿起手机,给志愿者打电话。大概两个小时后,一名姓李的先生来到献血屋献了血。周艳琴介绍,37岁的李先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也是一名固定献血者。李先生称“接到周姐‘求助电话后’送完了一波客人,就开车赶过来了。”李先生家住百步亭,第一次献血是在中山公园献血屋,觉得这里的护士都很亲切,之后他便成为了这里的固定献血者,到现在他总共在这里献过10次全血,其中也有几次是接到“招募电话”后过来献的。像李先生这样的固定献血者有很多,周艳琴为他们建立了一个群,里面已经有85名志愿者。“有的时候采血不够,我们会给他们打电话,他们都是第一时间赶来。”周艳琴说,她很感激这些志愿者,他们用行动在为这个社会奉献爱心。常来常往,周艳琴和志愿者们也都成为了朋友,他们都叫周艳琴“周姐”。

到晚上7:00,共有12个人参与无偿献血,采血21个单位(4200ML)。周艳琴说,按照平均水平,要采到20个人左右,周艳琴和同事决定再加一会班,看看能否多采一点。她说“多采一份血,或许就能挽救多一条生命”。(通讯员 张智 陈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