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发布上半年就业景气指数报告 IT业成就业增员主力
湖北日报讯 8月10日,武汉市人社局发布今年上半年就业景气指数分析报告。上半年,武汉就业形势总体平稳,高质量就业岗位逐步增加,传统制造业减员最多,就业岗位持续优化,求职者文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报告显示,上半年武汉就业景气指数为111.7,处于扩张区;就业扩张能力指数、大众创业景气指数、重点人群就业景气指数环比、同比都有增长,均处于扩张区。
具体来看,上半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行业、新业态发展迅速,岗位需求和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监测显示,服务业岗位需求占比达60.8%,增长7.77%。尤其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员最多,连续数年在增员排行榜上位列第一。求职者的文化程度也不断提高,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比较一季度下降了6.05%,硕士以上高学历人群岗位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同比增加了42%和21.4%。
同时,由于高耗能行业逐步减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促进了就业岗位的优化。数据表明,传统制造业减员最多,减员幅度近4%,智能制造等高技术岗位需求不断增大。不过,人社部门提醒,虽然高质量就业岗位在逐步增加,但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力度不够,高质量岗位供给占比还不高。
传统制造业还面临着劳动者频繁离职的压力。近年来,由于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和劳动力供给呈下降趋势,且劳动者求职愿望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差异,武汉制造企业员工的流失率较高。上半年失业动态监测显示,59.6%的企业存在员工流失现象,富士康、联想、格力等企业去年员工月流失率平均在7.5%,有的甚至高达12%。
城镇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但在扶持返乡人员创业就业上还存在短板。上半年,全市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共扶持创业1.7万人,带动就业7.29万人,同比分别增长7.1%和6.9%。与城镇“双创”工作相比,返乡人员创业工作在体制机制,创业政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影响返乡人员创业效果。
上半年就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隐忧也不容忽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等增速回落,光电子信息、汽车等支柱产业增长乏力,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风险管控趋紧,就业压力势必增大。下一阶段,人社部门将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责编:田曼阳)
想了解最新鲜、实用、有趣的本地新闻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dachuwang】
关注【大楚网】官微,大楚君和大楚妹等你一起,读懂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