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孝感10月大女婴雯雯(化名)左臂红肿乌紫,因“食肉菌”感染侵蚀左臂,命悬一线。在武汉儿童医院接受了2次手术后,暂时脱离危险,之后还将进行再次清创手术。
“一夜之间左半边身体全部肿起来了,左边手臂多处变紫。”说起女儿的病情,李女士仍心有余悸。据她回忆,7月26日,雯雯开始有些发烧,之后,左边手臂上冒出了一些红疹子,左手大拇指处指甲旁边也长出一个亮晶晶的小水疱,但家人并没有多想,一直以为雯雯只是感冒。7月31日当晚,雯雯的左手臂有些肿胀,次日一早醒来,父母惊恐的发现,雯雯大拇指处长疱的地方变黑,同时可见左手背部、上臂、腋窝及肩部也出现大片乌紫色,整个左半边身体又红又肿。由于病情进展迅速,父母赶紧将她送往武汉儿童医院。
“将穿刺针扎进患儿手臂变乌紫的部位后,并没有血渗出来。”武汉儿童医院骨科主任沈先涛判断,“患儿精神萎靡,皮肤大面积乌紫,极可能为坏死性筋膜炎,推测局部皮下组织已完全坏死,随时都有休克死亡的可能。”由于情况危急,建议立即安排手术。
沈先涛主任解释,“噬肉菌”感染常被称作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皮下脂肪和筋膜组织坏死为特征的感染,这种“噬肉菌”专“吃”脂肪和筋膜,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如果不及时清除,病灶会继续扩大,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术中证实了他的判断。切开乌紫的部位后,发现脂肪和筋膜已经全部坏死,没有血运,迅速将坏死组织清除,安装人工皮覆盖创面,引流毒素。
8月3日,雯雯生命体征不稳定,出现脓毒性休克症状,住进重症医学科监护室。经重症医学科及时进行抗感染等相关对症治疗,6天后,雯雯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转入骨科普通病房。在病房看到,雯雯左臂上的多处创面敷上了一块成人巴掌大的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24小时冲洗创面,免去换药之苦,也阻挡细菌再生。
“经过手术清创和对症的抗感染治疗,现在患儿病情已经有所控制,暂时脱离生命危险。”骨科主治医师李雄涛介绍,目前,雯雯已经做了两次清创,还需进行第三次清创手术。
“患儿手臂上出现红疹子,长出水疱时,其实是病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皮肤反应,是疾病在发出信号。很多病人没有注意这些信号,细菌在皮下悄悄啃噬,等到发现时已经晚了。”沈先涛主任介绍,坏死性筋膜炎在儿童中并不罕见,武汉儿童医院骨科一年接诊不下10余例。
坏死性筋膜炎可能是感染化脓性链球菌或金黄葡萄球菌等需氧菌,也可能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经过细菌培养,在雯雯的血液和分泌物中,揪出了肇事的主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事后,据家人回忆,发病前,雯雯左手大拇指处长有一个倒刺,医生推测,细菌可能是由此处入侵。但李女士想不明白,家里很干净,女儿是怎么招惹上“噬肉菌”感染的?沈先涛主任解释,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从破皮或是擦伤摔伤的地方入侵,儿童免疫力较低,细菌更容易通过破溃的皮肤入侵到体内。
他建议,孩子身上一旦出现水疱,或者皮肤出现破损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要随意处理。在保证患处清洁的前提下,实时观察孩子状态,一旦出现红肿、触及疼痛,甚至发热,以及全身皮疹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因耽误病情导致严重问题。(通讯员 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