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最适合保养、积蓄。中医讲究顺时养生,这个时候进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秋冬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
“年纪大了,睡眠不好,容易疲劳,所以每年都会来开剂膏方补补!”前几日,市民王先生正在向武汉市第一医院“国宝级”中医李恩宽咨询冬季膏方进补。自从第三届 “江城膏方文化节”开幕以来,前往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开膏方的市民不断增多,特别是一些知名专家,在预约刚开始当天号便被一抢而空。
进补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奶奶和外婆依旧是主力
“现在的奶奶和外婆们退休了还要照顾孙子,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大部分找过来的都说自己老觉得累”,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薛莎告诉记者,50岁到70岁的中老年人依旧是秋冬进补的主要人群,其中以女性居多,这类人群求购最多的是益气提神膏方。
提到网络上的“90后开始加入养生大军”,薛莎笑言,90后们的养生可能也只是随手带个保温杯,真正前往医院问询的并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求购膏方的人群年纪越来越偏向年轻化,“明显感觉到,这几年35岁到40岁的患者多起来,一般都是工作太过劳累想通过膏方调理身体”。
秋冬滋补正当时 市民连续4年来汉求购膏方
来自黄陂的罗先生,今年已经是第五年来武汉市第一医院找薛莎主任开膏方了。四年前,65岁的罗先生刚从一次肺部肿瘤手术中康复,为了增强身体机能、提升抵抗力,经多方打听后,他特意赶往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科求购膏方。在服用了一个半月的膏方之后,罗先生明显感觉体力变好,随即二次赶往武汉追加了一剂膏方。从那之后,黄先生每年入冬后都会前来求一剂膏方。
俗语有云,“女子七七49岁天癸竭,男子八八64岁天癸尽”,薛莎透露,过了49岁的女性和64岁的男性,身体状态曲线开始逐年下降,“吃膏方的目的就是让这条曲线慢点下降,补益虚损,延缓衰老,特别是中老年养生及重病后康复。”
国宝级名中医亲自布方 药剂师原产地亲采中草药
膏方专家在开膏时,需要反复推敲组方,非常耗神伤精。所以,在中医界素有“宁看十人病,不开一膏方”的说法。现如今,有丰富临床经验,能开出好膏的老中医已经是凤毛麟角。
每年的江城膏方节,武汉市第一医院的数位国宝级名中医均亲自布方,数位药剂师前往原产地现采新鲜中药材,熬膏辅料全部使用最贵的木糖醇,纯手工熬制而成的膏滋具有软润适口,补肾不伤肝脏,补阴不伤脾胃,补阳不上火,补血而不腻等特点,多年来深受江城百姓的信赖。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等多种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体质使用膏方自然各不相同。“哪怕同一体质的不同个体也有不同的情况,我们提倡一人一方”薛莎补充道,开膏方无须一味求贵、求猛,“普通的膏方就可以满足调补的需要,膏方开得太贵太滋补,有些人反而虚不受补”。
据了解,武汉市第一医院“江城膏方文化节” 已连续三年为江城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本届膏方节将持续至2019年1月22日,其中12月4日、12月18日、12月25日、1月8日还将有义诊活动回馈广大市民,平时基本挂不上号的医生,市民们也将有机会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