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8月23日迎来处暑节气,这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炎热结束,是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的时令。民谚“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说的是黄河以北地区;“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说的是南方此时仍然延续了伏天的上蒸下煮。今年持续的高温热浪,更是让人们渴望秋凉。然而“处暑十八盆”的谚语提示我们,处暑之后还有暑热。所谓“盆”就是澡盆,“十八盆”就是说处暑节气之后天气热、流汗多,所以每天都要洗澡,处暑后还要再热18天。
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节气名称带“暑”:小暑、大暑和处暑,可见人们对热记忆深刻,更是有不少文人记录下热的记忆。
宋人梅尧臣有诗《和蔡仲谋苦热》:“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人亦畏絺綌(chī xì,葛布),况乃服冠袍。”诗的标题就是吐槽热,内容就是太热了,诗的前8句说明鸟兽都想扒掉皮毛,人连葛布衣服都不想穿。不仅宋人热到不想穿衣服,唐人也一样,李白曾写下诗句:“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古人对炎夏怨念深,不仅在于调节气温的手段有限,身体难以耐受,还在于我国以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水热同期。高温高湿的夏季,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也最容易生病。在民俗中留下了先人对夏季的态度。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黄超芬介绍,古代称农历五月为恶月,民间又称其为“毒月”。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录: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清代《燕京岁时记·恶月》记载:京师谚曰“善正月,恶五月”。黄超芬说,进入夏季后,民俗中多“避”的举动。比如《荆楚岁时记》中关于端午的节俗,“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到了三伏天,依然是“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尽管热到没处躲,但时节轮转中,新的景象要出现了,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二候,天地始肃。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萧瑟之气。三候,禾乃登。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要开始秋收。梅尧臣诗的后8句是:“广厦虽云托,呼风不动毫。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虽然酷热无风,蚊蝇叮咬,但秋高气爽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