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通讯员 毛新民 陶岳锋
8月1日,通城县举办“暑假学堂”结业仪式,集中展示教学成果。
活动中,师生代表分别以合唱、舞蹈、情景剧、视频短片等形式,表演节目《萱草花》《小美满》《觉醒年代》《Do Re Mi》,现场气氛热烈。
通城县实验学校、县隽水小学、县第二小学被评为“暑假学堂”最佳阵地;华中科技大学支教一队、支教二队,湖南大学支教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支教队,湖北大学支教队,江汉大学支教队,黄冈师范学院支教队等被评为“暑假学堂”优秀志愿服务队。
“暑假学堂”由团省委发起,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学校、园区等场所,为少年儿童提供爱心陪伴、课业辅导、素质拓展、安全教育等公益服务,列入今年全省十大民生项目。
今年暑假,通城县招募300名大学生志愿者,开设87个暑托班,为3200名少年儿童提供公益托管服务,其中不少为留守儿童。
“平时,我都没有时间管孩子。”初中一年级学生廖优的妈妈在通城精创电子上班,孩子在县实验学校上了一个月暑托班,让她很省心。
“孩子很喜欢这些大学生,他们不仅传授课本知识,还教孩子做手工、排节目等。孩子过得很开心,也很充实,与老师分别时,都哭鼻子了!”小学四年级学生卢一依的妈妈表示,希望来年继续开办类似暑托班。
开办暑托班,谁来当教师?
暑假期间,不少高校组织大学生返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城县以此为契机,通过设在各高校的联络站,发布支教招募公告,吸引8所高校12支支教队,顺利招募300名大学生志愿者,统一协调解决食宿、交通问题,统一采购生活必备用品,确保他们“拎包入住”。
开办暑托班,教室放在哪?
经过会商,县城选定三个大型托管点,分别设在通城县隽水小学、县实验学校、县第二小学,开办暑托班56个。同时,各乡镇“改造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腾出教学场地和住宿房间,开办暑托班31个。通过城区和乡镇“以点带面”,实现全县范围内公益托管全覆盖,共开办暑托班87个。
开办暑托班,有哪些课程?
与往年暑托班不同,今年开设知识拓展、自护教育、普法宣传、心理辅导、素质拓展、兴趣培养等诸多课程。按照每日每班2场要求,开展特色课程115场,同时联合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消防大队、县红十字会、县妇联、县科协等单位,开展防性侵、防霸凌、防溺水、反电诈以及家庭教育、科学普及等主题综合宣讲,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假期。
开办暑托班,大学生志愿者们也收获成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支教队志愿者李嘉佳接手的班级,一半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孩子。“开班报到第一天,我发现班上许多学生并非自愿参加,进入教室时显得不高兴,有些甚至表现出不屑的态度。”她说,有个男生在教室门口与妈妈争吵,表达出不想上课的情绪,但在妈妈“逼迫”下,他还是不情愿地坐到位置上。
接下来的暑托班中,她以朋友身份与孩子相处,询问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尽量少说教、多鼓励。“爱是相互的,在我们向孩子们传递真诚与关爱时,孩子们也向我们回馈温暖。”李嘉佳说,暑托班最后一天,她收到孩子们赠送的礼物,有的自己做手工花,有的写下长长的信……“这些爱的回响让我觉得,我们确确实实带给他们一个有趣的假期;也让我意识到,支教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真情陪伴。”
华中科技大学支教队志愿者袁明琛说,托管活动期间,他所在的团队开展折纸、彩泥、石膏等系列特色手工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兴趣引领下,扬起梦想的风帆,勇敢地驶向未来,“我们力图做孩子的倾听者与陪伴者,同他们度过一段愉快的暑假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