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美食街长红不仅靠“面子”关键在“里子”
2024-08-28 12:47:00 来源:荆楚网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一些美食街凭借其文化符号和独特优势出圈走红,以点带面辐射了整座城市的商旅、餐饮、文创等产业发展。近年来,全国文旅产业强势复苏,网红美食街以更加迅猛的势头竞相登场,西安的永兴坊、昆明的茶马花街等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了一街兴一城,各地纷纷效仿,把培育网红美食街作为拓展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的着力点。

美食街在开街之际往往都会迎来一阵“泼天流量”,但打卡的消费者新鲜劲一过,开街便成为巅峰,不少红极一时的网红街如今都已寥寥无人。究其原因,很多美食街在打造过程中都选择了最简单的复制粘贴模式,把精细化雕琢搞成了流水线生产,一味模仿,忽略自身特色,导致规划设计大致相似、业态布局高度雷同、商品供给几乎一样,不断制造审美疲劳,最终劝退游客。

当“网红之风”刮过,仍然能够“长红”的美食街均是以独特的地方特色、强烈的差异体验和优质的品牌效应取胜。事实上,卫生环境、形象塑造等都只是美食街打造的“面子”,想要长久运营,历史底蕴、文化氛围等“里子”更加不可或缺。譬如,武汉恩施街将钢铁元素融入氛围打造,使得厚重的钢铁工业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到烟火气,通过抓住年轻人、用活互联网、造势燃“爆点”等方式成功“出圈”。深度沉浸式的场景体验也是“长红”的关键要素,西安永兴坊通过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再现,创造出“摔碗酒”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和再造,也实现了街区的差别化发展,最终留住了城市的烟火气。这种新颖的体验方式,也极大地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和记忆点。“有形之手”也在美食街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政府做好服务管理,运营方从选商、营销、推广、演绎等全面提升,才能实现把“流量”变“留量”。

美食街要想出彩,适应时代潮流、迎合新的消费偏好是必经之路。要对街区进行专业化规划、招商、运营、推广、物管和监督,提供标准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比如环境卫生、公共安全、交通组织、设备维护等,尤其是在店铺招商方面应对商户准入进行严格筛选,从主体性质和店铺档次进行考量,确保业态布局合理。美食街,想要有持久的底色,还需要依托多元的业态、丰富的场景、优质的服务与产品,让“颜值”变“产值”。其中最重要的是努力把街区变成景区、把商铺变成景点、把商户变成演员、把服务变成表演、把产品变成场景、把消费变成生活,让将“2小时的餐饮经济”变成“5小时的餐饮+消费经济”,精准契合消费者“吃吃、喝喝、玩玩、逛逛”的消费理念。

美食街的打造没有固定公式,只有消费需求和美食街完美契合,才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激发消费者的潜在意愿,让消费者能从视、听、味、触全方位感受到差异化乐趣。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燕铭(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网评团队,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办事处)

责编:袁莉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